顾小弟见自己二哥都说要种,也说道:“大姐,我也栽一些。”
顾大嫂:“大妹,我让我家老大,跟着你到你庄子上去一段时间,学一下怎么种金银花。”
顾君义和顾君信也跟着说道:“我也让我家老大跟着去学。”
君玲见他们都把侄子们送去学种药材,回道:“好,等会儿就让侄子们跟我走吧。还有一件事,二哥、小弟,你们要把其他侄子们,送到县城去读书吗?要是去,可以住我家,二郎他有三个堂弟也在县城读书,就跟我们住在一起。”
顾二哥:“不了大妹,我家这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跟着我种地挺好的。要不,大妹,干脆让我家这几个,全跟着你去学种药材?”又转头问林氏:“娘,您说呢?”
林氏:“也好,学会了至少比种粮食强,以后再好好培养下一辈。”
林氏还是想家里多出几个读书人,但自己生的几个孩子,都不是读书的料。孙子辈也就老大家的老三看着还行,老二家一个也不行,老三家的也不是很灵光的样子。目前最出息的,反而是大闺女家的几个,看着都不错的样子。
顾君信想把自家老二和老三,送到城里去读书,于是说道:“大姐,那我家老二跟老三就麻烦你照看了。”看见林氏在瞪他,又说了一句:“你放心,他们兄弟的束脩和生活费我出。”
君玲爽快的应道:“好啊!小弟。什么时候送侄儿们去城里读书?”
“大姐,过几天我就把他们送来。”说完又问君玲:“大姐,跟你一起来的是谁啊?”
“你说卫海啊,他是姜大哥给我派的护卫。”
“大姐,是那个姜大哥?”
“就是我们村里原来的姜猎户,小弟还记得吗?”
“大姐,你什么时候跟他好上的,我怎么不知道?还有他都走了好多年了,村里的房子都荒掉了。”
顾二嫂和顾二哥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君玲。
君玲被顾君信问得有些不好意思,求助的看着林氏。林氏一接到女儿的求助,立马出言道:“去去去,就你问题多,你大姐再嫁,你有意见啊?有意见也给我憋着。”
被林氏喷了一眼的顾小弟,委屈巴巴的说道:“娘,我只是关心大姐,万一这个姜猎户不可靠怎么办?要是欺负大姐怎么办?”
君玲:“我相信姜大哥不会欺负我的,小弟,再说了,我也不是个任人欺负的性子。”
这话让顾小弟想起小时候,自己这个大姐,动不动就爱打自己,道:“也是哈,大姐出嫁前,就老是揍我。我应该担心姜大哥才是,我记得姜大哥一直是个老实人。以前在村里,被村里那些爱占小便宜的妇人欺负了,也不吭声,任由她们占去。”
这个君玲就不知道了,那是自己还没来,原身与他的交集也不多。
君玲在娘家待到下午申时一刻,便带着侄子们走了。把顾大嫂家的老大,顾二哥家的四个,顾小弟家的一个,交给新庄李福的弟弟李安。让李安安排他们住在主院的前院,跟着冯山林学种药材。
君玲走后,顾二嫂就问顾二哥:“当家的,你怎么不把也老四送到城里去读书,反而送他去学种什么药材?”
顾君义瞧了一眼顾二嫂回道:“就老四那个榆木脑袋,还是别去麻烦大妹了。在镇上读了好几年,连三百千都背不全,你觉得他会是个读书的苗子?老大、老二、老三,你觉得他们哪一个是读书的苗子?”
“大妹那么会教孩子,万一到城里去,老四就变好了呢?难道你就不想像大哥一样,有个秀才儿子?”顾二嫂不死心的说道。
“不想,我生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我心里有数,你也少做点那些不切实际梦。有那时间,不如想想娶个聪明的儿媳妇回来,再生几个聪明的孙子。说不定,二十年后,你能当秀才奶奶。”
顾二哥说完,顾二嫂就炸了:“好你个顾老二,你是不是嫌我蠢,所以我生的儿子也蠢,是不是这样?你不给我说清楚,我跟你没完。”
“那不然,为什么大哥家的老三聪明能读书,小弟家的老二也聪明能读书,我的四个儿子,一个也不能读。你说说,这是为什么?我和大哥还有小弟,都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娶的媳妇不一样,所以生的孩子就不样。”
顾二嫂一听,好像是啊!原来自家四个儿子,读书都不行,原来是因为我不聪明,所以我生的孩子也不聪明,完全没发现自己掉进顾二哥的坑里。还一脸心虚的问顾二哥:“当家的,那什么,以后,我一定给我们儿子,娶个聪明的儿媳妇回来。但老大媳妇已经娶回来了,你看老大媳妇是个蠢的还是聪明的?”
顾君义:“...”
见顾君义不回答,又问了一遍:“当家的,你到是说啊?”
“你脑子里都在想啥呢?我一个老公公去观察儿媳妇像话吗?”坚决不承认自己,没注意过儿媳妇是不是个聪明的。但又怕自家这婆娘犯蠢,又说了一句:“你以后找儿媳妇,多去问问大嫂和娘的意见,她们的眼光比你好。”
****
君玲回到县城,第二天便让卫海到新庄去搬了一筐鸭蛋,和几只鸭子回来。准备用鸭蛋腌咸鸭蛋和做松花蛋,鸭子做烤鸭。
咸鸭蛋和松花蛋,君玲以前跟着奶奶一起做过。君玲一边说,一边教白萍和翠花、兰花、桃花、杏花几人。
君玲:“这腌咸鸭蛋的第一步:就是先将鸭蛋洗净,晾干,再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坛子里。第二步:把适量的生姜、花椒,放入水中煮。待煮出香味后,加粗盐、少许糖及白酒。第三步:待卤水完全冷却后,倒入坛内,以淹过蛋面为宜。最后将坛加盖,密封,存放二十天左右,鸭蛋就腌好了。但要使咸鸭蛋出油多,并且味道好,就要掌握好盐、糖、酒与水的比列。”
白萍:“夫人真厉害,居然能想到这等好方法。夫人,这鸡蛋是不是也能这样腌来吃?”
君玲:“可以,鸡蛋腌着也好吃,并且腌过的蛋,能存放得更久一点。”
几人把鸭蛋腌好,接下来就开始包松花蛋。
君玲:“这包松花蛋要比腌咸蛋复杂一点,第一步:先用小筛子筛一些草木灰出来,再挖一些黄泥回来备用。第二步:在草木灰放少量的盐,再加水与黄泥二比一拌匀,稍微稠一些,不能太稀了。第三步:把一个鸭蛋放入拌好的草木灰里滚一下,确保鸭蛋上都涂满了草木灰后,再放入干的草木灰中滚一下。第四步:把裹满草木灰的鸭蛋,放入坛子中密封存放一段时间。夏天因为温度高,一般十天左右就可以吃了。春秋季节,一般十五左右,冬天时间最长,要二十天左右。”
白萍看着脏兮兮的鸭蛋,问道:“夫人,这样包出来的松花蛋好吃吗?会不会味道特别奇怪。”
君玲:“这松花蛋的味道不错,等蛋可以吃了的时候,你亲自尝尝的就知道了。”
白萍:“谢谢夫人。”
几人分工,很快就把一筐鸭蛋做完了。
**
半个月后,郭飞一行人赶着一群羊回来了。
君玲正在新庄上,看侄儿们跟着冯山林给花椒树苗浇水。听到李安来报他们回来了,就赶到新修的羊圈去看羊。
赶到羊圈,看到郭飞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样子,对他们说道:“郭护卫、李庄头、以及诸位都辛苦了。李安,晚上杀头猪,给大家加餐,这次跟着去买羊的人,一人赏三百文大钱。”
李安:“是,夫人,小的这就去安排。”
“谢谢夫人赏赐。”众人说道。
君玲挥挥手,让跟着去买羊的庄户们先下去休息,等他们走后,这才问李福:“李庄头,这次去金平州府买了多少只羊回来?路上可顺利?”
李福:“回夫人,这次幸亏你有先见之明,让郭护卫和冯护卫去了,不然光凭我们几人,估计都回不来了。”
君玲看着郭飞问道:“这么严重?到底遇到什么事了?”
郭飞:“夫人,都是小事,就是回来的路上,遇到几个拦路打劫的,让我和冯楠给收拾了。”
“那你们可有受伤?”君玲追问。
郭飞回道:“谢夫人关心,我都是小伤,已经好了。就是冯楠的伤还没好利索,我就让他先回县城去休息了。”
难怪没看到冯楠,又对郭飞说道:“我回去就请个大夫给他看看,顺便也给你把把脉,看你是不是真的好利索了。”
又对李福说道:“李庄头,庄上有我几个侄子在学种药材,你照之前一样就行,不用特别关照他们。还有就是他们也要学养羊,你跟孙守义说一下,放羊的时候带带他们。”
李福:“好的,夫人。”
“郭护卫,李庄头,你们路上辛苦了,先早些回去歇歇。”
李福:“是,夫人。”
郭飞:“夫人,我跟你一道回去吧!”
“行,我去让卫海抓两只鸭子回去。”
李福:“夫人,还是我去吧!”
“好,那李庄头就跑一趟,卫护卫这会儿应该在门房。”
“是,夫人。”李福说完就走了。
郭飞:“夫人,那我先去准备驴车。”
“好,你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腌蛋的方法和□□蛋的方法是跟我外婆学的,手巧的小可爱可以试试。
爱你们,么么哒。。。。
,
☆、083
回去的路上, 君玲好奇的问郭飞:“郭护卫,你会烤鹿,是不是也会烤羊?就是那种整只烤的那种。”
“夫人, 小的会烤羊。在还没从军时,小人还特地去学过。”郭飞回道。
君玲听到郭飞说会, 就想着改天让他烤一次来尝尝,随即又想到了烤鸭, 又问道:“郭护卫那你会烤鸭子吗?”
“回夫人, 小人没烤过鸭子,但以前经常烤兔子。以我烤兔子的经验, 我想烤鸭子应该不难。”
君玲暗道:烤熟是不难,难的是要烤得味道好。但自己在娘家,把大话都说出去了,也只能埋头研究了。此时的君玲,感觉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为啥要在娘家说要卖烤鸭啊!
君玲:“那明天,我们到新庄去烤烤看, 看怎么样烤出来的鸭子好吃。”
郭飞:“好的, 夫人。”
三人回到县城,君玲便让兰花去请大夫过来, 给冯楠看伤,自己则到厨房去教翠花和白萍做干锅鸭。
晚上,君玲的干锅鸭,把一群孩子吃得嗷嗷直叫。之前的十个, 加上顾君信家的老二顾力山和老三顾力贤,现在家里就有十二个孩子吃饭。看他们吃食的速度,做的两只鸭好像还不够吃。
赵安永吃了一口后说道:“大伯娘,今晚的干锅鸭真好吃,是您新研究出来的菜品吗?”
咳咳,应该算是自己的研究出来的吧?
于是,君玲厚颜无耻的回道:“算是。”
顾力山:“大姑做的饭食,都可以去开酒楼了。我大伯酒楼里的有些菜,还没有大姑做得好吃。”
君玲:“你去吃过了?”
顾力山:“是啊,大姑,到县城的那天,我爹带我们去的。”
赵安宣:“娘,我也觉得我们,可以去开个酒楼了。娘的手艺这么好,不开酒楼可惜了。”
君玲知道这小子,一门心思的想做生意,问道:“十一郎,当厨子那么累,你想让娘去当厨子?再说开酒楼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别的不说,这酒楼开起来,谁去管理?我们家谁能去?”
赵安宣指着自己,使劲的点头:“娘,娘,我啊!娘,让我去吧!你只要去教会一些厨子出来,就再家等着我的孝敬就行了。”
君玲看着赵安宣说道:“不行,我说过了,考上秀才之后再说别的事。在这之前,你还是给我老老实实的读书。”
等三胞胎考上秀才,应该就能娶媳妇了。娶了媳妇之后,就能给他们兄弟分家。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先来个大齐游。等大齐玩腻了,就到邻国去玩玩。君玲一想到出去玩,就恨不得让这些小子,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赵安宣:“娘,那我明年就要去考。”
君玲再次拒绝:“不行,至少要满十五岁才能去考。”
赵安荣见赵安宣再一次被自家娘拒绝,在心里偷笑:十一每次都是这样,明明知道娘会拒绝他去做生意。但每次都抱着侥幸的心里去试探娘,真是不嫌累。看到赵安华伸筷子去夹,盘子里最后一块鸭肉时,眼疾手快的把这块肉,夹到自己碗里。
赵安华被他的这波操作惊呆了,保持着伸手的姿势,愣在了哪里。过了片刻反应够来后,对着君玲喊‘娘’。
赵安宣被他的这声娘吓了一跳,这才从不能去经商里的事里出来。准备去夹盘子里的鸭肉时,才发现肉已经没有了。看了一圈哥哥弟弟们,最后在赵安荣的碗里看到了一块肉,就眼巴巴的望着赵安荣,喊道:“十郎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