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荣在他的这声‘十郎哥哥’的威力下,乖乖的把碗里的最后一块肉夹给了赵安宣。
君玲也不参与他们哥俩的事里,吃过饭就先回房里了。回到房里,发现青宝回来。
惊喜的走过去问道:“青宝,你回来了?姜大哥如何了?边城的战事如何了?”
“君君,你姜大哥他挺好的,只受了点小伤。还有,我回来时,异族也已经退了。”又在心里想,自己要不要,把大闹敌军军营的事告诉君君,好纠结。
“异族已经退了,这么快?不知道姜大哥能不能回来?”
“那个,君君,我也不知道。”
“青宝,谢谢你。辛苦你了,你要进空间去歇歇吗?”
“要,君君,别忘了我的果子酒。”
“好,我去给你搬。”君玲爽快的应道。
翌日,君玲带着郭飞和白萍去新庄准备烤鸭子。
几人在新庄折腾了半天,才搭了一个简易的烤鸭子的灶出来。活都是郭飞和白萍干,君玲在旁边围观。君玲想学会了之后,在空间里也搭一个出来,这样自己就可以在空间里烤各种美食吃。
灶搭好之后,郭飞就把先前腌着的鸭子架在灶上烤。君玲没想到,郭飞还是个烤鸭小能手。看他熟练的把鸭子不断翻转,没过多久,便有一股香味飘了出来。
郭飞的手艺相当不错,烤出来的鸭子,色泽红润油亮,香味扑鼻。就这外观,就让人垂涎欲滴,想扯下一条腿来大口咀嚼。
君玲:“郭护卫,没想到你不仅武艺好,这厨艺更是一绝。看这烤鸭,烤得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夫人缪赞了,夫人,你先尝尝看,味道可还好?”说完期盼的看着君玲。
君玲也不是那扭捏之人,走过去做了自己早就想做的事--扯下一条鸭腿。吃了一口,外酥里嫩,就是鸭肉吃着没什么味道,估计是腌的时间短的缘故。
君玲吃完一口后说道:“郭护卫,外皮吃着味道还不错,这个里面的肉,吃着虽没什么味,但很嫩。”
“夫人,肉的味道淡,一是时间腌得有些短,二是夫人没有配这酱料吃。”说完便拿了一个酱碟出来。
君玲过去蘸了一下蘸料,再吃,口感立马就不一样了,对着郭飞竖起大拇指。
君玲把手里的那条鸭腿吃完,就没再吃了,剩下的让白萍、李福、郭飞他们吃。等他们吃完鸭子,又让白萍多杀了几只鸭子出来腌着,准备明日再继续烤。
第二天,君玲又带着郭飞和白萍,到新庄去烤鸭子。
这次,经过腌制了一晚上的鸭子,烤出来的味道,果然比昨天的好。君玲又让郭飞多烤了几只,准备带回去,让家里的孩子们和顾大哥也尝尝。
晚上,叫来顾大哥和顾力勤,来家里吃饭食。
饭桌上,君玲对顾大哥说道:“大哥,先尝尝这烤鸭的味道如何?”
“好的,大妹。大妹烤得,肯定好吃。”
君玲:“...大哥,蘸着这个酱料吃更好吃。”见顾大哥吃了一口,赶紧问道:“大哥,好吃吗?”
顾大哥:“大妹,好吃,外皮酥脆,里面香嫩。”
赵安宣:“娘,这烤鸭子好吃,比炖着吃更好吃。”
“是啊,大姑,我也觉得这鸭子,烤的比炖着好吃。不过,上次吃得那个干锅鸭也好吃,我也很喜欢吃。”
顾大哥:“什么干锅鸭?我怎么没吃过?大妹,你做了新菜式,怎么不给大哥我也尝尝?”
君玲:“咳,大哥,明天我就给你做一份。大哥,你说,我要是在县城开一间铺子,专门来卖这个烤鸭,能成不?”
赵安宣听见自家娘说,要开一间铺子,开心得飞起,竖起耳朵听君玲和顾大哥讲话。
顾大哥:“大妹想开铺子?要是光卖烤鸭,估计赚不了多少钱,最好还是多卖几个品种。”
君玲:“大哥,那我再搭着卖些别的。我还腌了不少咸鸭蛋,包了不少松花蛋,三样搭着一起卖,应该还是不错。”
“大妹,这咸鸭蛋我大概知道是什么,但这个松花蛋是什么?我从没见过此蛋。”
君玲:“大哥,今日我没煮松花蛋,明天我也做一份给你送去尝尝。”
“好的,大妹。这烤鸭味道着实不错,等大妹你的烤鸭店开了,我就找你买些烤鸭放在酒楼里来卖。”
“好哎,谢谢大哥。”君玲高兴的应道,看来还得让顾大嫂和庄子上多养些鸭子,不然等铺子开起来没鸭子卖就糟了。不仅让顾大嫂养,还得回小青山一趟,问问赵二虎三兄弟愿不愿意养,自己按市场价收。
顾大哥和孩子们的肯定,让君玲信心大增。决定给顾薇和三个未来亲家嫂下个帖子,让他们带着未来儿媳妇过来品尝烤鸭,日子就定在三日后。
在这之前,君玲带着十只烤鸭,回了一躺清河村和小青山村。回到娘家后,给顾大嫂、顾二哥和顾小弟家各送了一只。
顾大嫂:“大妹,今日回来找我可是有事?”
“大嫂真是神机妙算,可不是找你有事。大嫂,你家的鸭子养了多少只?”
顾大嫂:“有五十多只。怎么了?大妹。”
“大嫂,我准备在县城开个铺子,专门卖烤鸭、咸鸭蛋、松花蛋的铺子。我怕铺子开起来后,这要是大鸭子不够,不是影响生意吗?”
顾大嫂:“这有什么?我再多养点,让我们村里人也跟着多养些,保管够你卖的。”
君玲拍了一下自己,懊恼的说道:“我真是一叶障目,怎么没想到这法子?还是大嫂脑子转得快。”
顾大嫂:“呵呵,大妹谦虚了。”
跟顾大嫂说好之后,君玲又去了一趟小青山村。给赵大海、赵三河、赵仁文还有赵二虎三兄弟,一家送了一只烤鸭。又跟赵仁文说,让村里的族人和村民,愿意养鸭子的人家多养些鸭子,自己按市场价收购大鸭子和鸭蛋。
☆、084
赵仁文:“大虎媳妇, 你要买这么多鸭子和鸭蛋做什么?”
君玲想了一下回道:“文大伯,我给你送的那只烤鸭,其实是我自己烤的。”
赵仁文听说这烤鸭是君玲烤的, 凑近烤鸭闻了一下,道:“嗯, 这烤鸭闻着味道不错,可这跟你买鸭子有什么关系?难道你想自己开铺子卖烤鸭?”
“是呢, 文大伯。我家孩子多, 这眼看着他们都长大要娶媳妇了,我这不是想着卖烤鸭多少也能填补一些家用。”
“好, 这是个好事,我会跟村里人说一声养鸭子的事。”
“那就多谢文大伯了。”
从赵仁文那里出来,君玲又去了村里,跟自己相好的那几家,也让她们多养点鸭子。又去了自家的地里转了一圈, 看见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壮实,估计今年的收成会很好。
回去的路上, 君玲问郭飞:“郭护卫, 我打算回去就找个伢子,买个铺面开个烤鸭店。你愿意以技术入股, 和我开个烤鸭店吗?烤鸭的利润分你三成,你要是觉得三成太少,四成也行。”
郭飞愣了片刻之后回道:“夫人,不用给我分成。现在的烤鸭能这么好吃, 离不开夫人的秘制腌料,至于掌握火候的问题,只要多练习几次就行了。只是我一个人来烤,一天也烤不多少,会耽误夫人的生意。”这个秘制腌料,是君玲根据卤肉配方演变来的。
“郭护卫,你不要分成,我怎么好意思开烤鸭店。”
“那夫人给我半成就好,分成的银钱就存在夫人那里。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要那多银子也没地方使。”
君玲想了一下,回道:“也行,以后要用银钱的时候,就问我拿。等郭护卫成家时,我就把你存在我这里的银钱,一并交给你的夫人。”
“多谢夫人。”
****
货源的问题解决后,君玲就准备买个两间铺面开业了。为了避免赵家沦为商户,就学顾薇,把这个铺子落到了自己的名下,充着嫁妆。又跟李福商量,放了李四的身契,再以李四的名义开铺子卖烤鸭。
李福听君玲说要放了李四的身契,赶紧跪下谢恩“谢夫人大恩。小人以后,一定做牛做马来报答夫人的大恩。”
李四恢复自由后,虽会沦为商户,那也比之前的奴身要好。以后,李四生的后代,一生下来就是自由身,再过个两代下来,就能去科举了。所以,李福这礼行得,比以往都要虔诚。
之后,又在庄里挑了五个人,让郭飞教他们烤鸭子。等这五人学会之后,就专门在店里烤鸭子,卖烤鸭。但腌料的配方,一直在君玲手里,腌料也是君玲一手调配。君玲打算,等媳妇进门,就把这个配方告诉儿媳妇,把这个腌料配方一直传下去。
这天,君玲带着郭飞去找县城的胡伢子买铺子。这个胡伢子是顾薇推荐给君玲的,说他手上有临水县大半要租售的铺子和房子。
到了之后发现,顾薇说的不错,他手上要租售的铺子、房子的确非常多。还把这些要租售的房子、铺子,做了一张非常直观的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君玲站在这张图前面,选自己要的铺面,胡伢子在一旁问:“夫人是想买还是租?”
君玲:“胡伢子,我想买个带院子的铺面。前面的铺面不用特别大,但后面的院子要带井,能住人的那种。”毕竟还得给卖烤鸭的伙计,和烤烤鸭的人安排住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得在后院搭烤炉。
胡伢子一边说,一边在图上用手指:“像夫人您说的这种铺面,我手上有三处。夫人,你看,这处铺面在东街上,这处在西街上,这处在南街上。这三处铺子大小差不多,夫人可以去看看再做决定。”
不过君玲,却被图上的三进院吸引住了。那个三进院离现在住的地方,就隔了一条街,君玲心动了,问道:“胡伢子,这个三进院是在卖还是租?”
胡伢子:“夫人,这个院子可以租,也可以卖。你是要租还是买?”
“买,不过我要先看看房子再做决定。胡伢子,除了这个三进院,还有其它的院子没?”
“还有的夫人,您看,这里有一个小两进的院子,这里还有一个三进院,这里还有一个一进院。这里,还有这里,都是小两进的院子。”
“胡伢子,都带我去看看。”
“好的,夫人。”
之后,胡伢子带着君玲按个去看房子和铺子,最后君玲买了那个带小花园的三进院。那个院子比现在自己住的院子,多了一进不说,还多了一个小花园,准备买给赵安平、赵安扬、赵安康三兄弟做婚房。
又给赵安华买了一个小两进的院子,三个大的成完亲,他跟着也要成亲。一进院也买了一个,是给赵彩然准备的,算是补给她的陪嫁,万一她分家后,想来县城发展呢!
几处院子,都离现在住的地方不远。三胞胎现在还小,还可以再等等,还有就是自己明面上的银钱不多了。等开了铺子,赚钱了,再给三胞胎买房子。铺子买了也三个,一个卖烤鸭,另外两个租出去收租。
铺子买好之后,把铺子简单的做了改装,又招了两个小伙计卖烤鸭,挂上招牌后就低调的开业了。目前店里只有三个品种:烤鸭、咸鸭蛋、松花蛋。烤鸭半只二十五文,整只四十五文,咸鸭蛋五文钱两个,松花蛋四文钱一个。另附赠:咸鸭蛋和松花蛋的食用方法。
店铺虽开得低调,但君玲还是想了个简单促销活动:买半只烤鸭,送咸鸭蛋或者是松花蛋一个。买一只烤鸭,咸鸭蛋和松花蛋各送一个。又让人拿一只烤鸭砍成小块,让前来围观的人试吃。
刚开始是左右邻居,闻着烤鸭的味道香,又试吃一块烤鸭后,就买个半只一只的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味道。人就是这样,一旦有第一个人买了,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是越来越多的人买。
君玲见买的人多了起来,就让他们先排队,一个一个有次序的来买。
两个未来亲家和顾薇,知道君玲的烤鸭店今天开业后,更是大力捧场,一次性买了二十只。第一天准备的八十八只烤鸭,一个时辰就全卖完。
烤鸭卖完之后,君玲就让人挂出了--烤鸭今日已售完的牌子。留一个人继续卖咸鸭蛋和松花蛋,其他人去准备明天要卖的烤鸭。
君玲在柜台后面算今日的账,今日卖了三十六个半只,就是九百个个大钱。整只烤鸭卖了六十九,就是三千一百零五个大钱,咸鸭蛋和松花蛋共卖了四百二十个大钱,一共就卖了四千四百二十五个大钱。
君玲算完账之后,把自己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小小的烤鸭,能卖这么多银钱。今日还只卖了八十多只烤鸭,还有好多人没买到,说明天再来买。所以,君玲准备明天烤两百只,那钱不是就会翻倍了?这一天就这么多,一个月下来岂不是有上百两的收入?
算到这里的君玲很高兴,这就是能下金蛋的金鸭子啊!君玲仿佛看到了很多银子,像长了翅膀似的像自己飞过来。
同样高兴的还有李福,这养鸭子的出息太大了。一只鸭子从孵出来到能卖的时间,差不多要五个月左右,一年就能卖两茬。一天卖八十八只,一个月就能卖两千多只,算到这里,李福只恨鸭子养少了。现在庄子上的鸭子,还不够卖一个月的,回去就让人多孵些出来养。
晚上,顾大哥找到君玲。
顾君礼:“大妹,今日你的烤鸭店生意很红火啊!我本来想着,要是生意不好,我就来买些回去。没想到我来时,店里的烤鸭都卖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