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姜中棠就是因为这些异族,才把自己放一边的,心里有些愤愤不平。回道:“是,要是这次的敌人实在太难缠,你就想办法弄伤他,让他领不了兵,打不了仗,这样一来,异族自然就退了。”
青宝听后,又开始跟君玲提条件:“君君,我可以去跑一趟,但我回来时,可要喝你新酿的果子酒,并且是每样都要一坛。”
“你这个贪心鬼,想得美...”
青宝把蛇头一甩:“你不给,我就不去。”
“好好好,算我怕了你了,现在还学会威胁我了。”
青宝见君玲同意了,得意把蛇尾甩了几下,又说:“君君,我走了,不要太想我哦!”
这小蛇,整天不知道在哪里学的这些花样,居然还学人,调戏起自己来了。
***
姜中棠带着虎威军赶到炎城,边城守卫军的元帅杨洐武,正在城楼上布置兵力。见自己最得力的下属回来,赶紧让人打开城门,放人入城。接着自己也下了城楼,去迎迎姜中棠。
姜中棠:“属下姜中棠,见过元帅。”
“好好好,姜将军快起来。这次异族来势汹汹,平余、平海已经失守,要是我们再守不住炎城,这通往关内的关口就会被打开。”
姜中棠没想到情势如此严峻,问道:“元帅可知这次的异族,是由谁统领?”
“是他们最小的王子夜阑曦,此人之前,在夜王所有的儿子中最不起眼。没想到,他比他的几个哥哥都要勇猛。姜将军今日刚到,赶紧去歇歇,明日再迎战。”
“是,元帅,属下告退。”
第二天寅时,姜中棠就接到敌军攻城的消息。快速的穿好盔甲,拿起自己的佩刀就往城楼赶去。
赶到城楼时,见城下的敌军正在试探性的攻城。姜中棠正准备下去迎敌,见杨元帅也赶了过来。
杨洐武在城楼上,观察了一下城墙下的战况,对姜中棠说道:“姜将军,我命你率领一万精兵,出城迎敌。”
姜中棠大声的回道:“是。”
这场战役,从凌晨寅时持续到下午酉时,敌军才鸣金收兵。
战役结束后,姜中棠一身是血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正好被青宝看到他这副样子,以为他受了重伤,气得青宝连招呼都没跟姜中棠打,带着小黑,就出了房间要为他报仇。
作者有话要说:
,
☆、81
青宝带着小黑, 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夜阑曦的军队。然后,招来方圆十里的蛇,等夜阑曦的军队在营地驻扎好, 便驱使这些蛇去攻击夜阑曦的军队。
放菜的帐篷里,一个伙夫小兵正准备搬菜框, 摸到一个冷冰冰的物体,拿到眼前仔细一看, 原来是条蛇, 吓得赶紧把蛇仍在地上。然后又感觉有冰凉的东西,在顺着自己的脚踝像上爬, 低头一看,地上全是各种各样的蛇,顿时尖叫起来:“蛇,好多蛇。”
一边叫,一边往帐篷外面跑, 跑到帐篷外才发现,营地里的帐篷上、地上, 到处都是蛇, 到处都有小兵在尖叫,也有小兵拿出佩刀, 使劲砍地上的蛇。
混乱中,青宝趁机给了夜阑曦一尾巴,当场就把夜阑曦一条腿弄折了。倒下去时头部又刚好撞到石头上,瞬间就昏迷了过去。夜阑曦的护卫, 见夜阑曦受伤,手忙脚乱去救自家主子。
青宝见敌军的军营乱成一锅粥,便驱使蛇群退去,准备回去找姜中棠。
姜中棠与杨洐武和其他将领,商讨完明天的战略,回房见到枕头上的青宝,过去问道:“青宝,你什么时候来的?”
青宝抬头打量了姜中棠一眼,见他没受太重的伤,只是手臂上缠着绷带,之前是自己误会了。爬到桌子上,用蛇尾把桌上的茶壶盖掀开,又把蛇尾伸进茶壶里,用蛇尾在桌子上,歪歪扭扭的写了,‘敌军已乱,尽快进攻’几个字。
青宝用蛇尾蘸水写字的这一手,把姜中棠惊讶得不行。惊讶了片刻之后,便反应过来青宝说得是什么意思,当即对青宝说道:“我马上向元帅请战。”
第二天,姜中棠带着‘虎威’军主动出击。异族因领兵的首领夜阑曦受伤昏迷,无人指挥,很快就被姜中棠带领的军队攻陷。
夜阑曦的下属将领,带着残兵往平余撤去,姜中棠带着‘虎威’军乘胜追击。等夜阑曦醒来,已是五天之后。他见这场战役大势已去,带着剩下的兵力,撤出了平余,也是通往关内的第一道城镇。
前后七天时间,就把失去的平余、平海两城收回。
捷报传到京城之后,兴安帝高兴地连说了三个好。接着又下旨升了姜中棠,为正二品‘定国将军’,镇守边城。
青宝见异族已经退走,就回了临水县。
****
郭飞、冯楠、孙守义、李福一行十人,出发前往金平州府去买羊。
君玲特地回了一趟清河村,跟林氏说了自己和姜中棠的事,又拿出赐婚圣旨给林氏看,林氏看过赐婚圣旨之后,搂着君玲道:“我苦命的玲娘啊!总算熬出头了,你现在有这个二品诰命在身,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你会被人欺负了,你以后可要好好的跟姜中棠过日子。”
君玲抱着林氏的手回道:“娘,我知道了。”过一会儿又道:“娘,今年我庄子上养了许多鸡和鸭,还有猪,我发现鸭子比鸡好养,不容易得病。娘,你说,要是让大嫂、二哥和小弟也一起养鸭,他们会愿意养吗?”
林氏知道这事自家女儿,想拉拔娘家,回道:“那我去叫他们过来,你跟他们说?”
“娘,我跟着你一起去。”
林氏拍拍君玲的手道:“好,那我们先去你二哥家,这会儿他应该下地回来了。”
君玲站了起来,回道:“好,顺便把给二哥和小弟带的东西,给他们拿过去。”
母女俩走到门口,君玲便让在门口车上等着的卫海,拿上车上给顾二哥和顾小弟准备的礼品,往顾二哥家走去。
顾二哥家离顾大哥家不远,也就相距几百米而已。所以,三人很快就来到了顾二哥家。
到顾二哥家时,果然如林氏所说,顾二哥刚下地回来,正在院里的树下乘凉。顾君义看见自家娘和大妹带着一个小伙子走进来,站起来说道:“娘来了,大妹今日怎么有空回来了?”
“二哥,我来找你有事商量。你先到大哥家等我,我和娘去叫上小弟,片刻就来。”君玲说完,把手上的礼品递给顾二哥。
顾君义接过礼品,回道:“好的,大妹。大妹,下次到二哥家来,就不要送这么多东西了。”
“二哥,我难得回来一趟,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大妹,我的意思是,以我们兄妹的感情,你直接人来就好,不用这么破费给我买这么多好东西。”
君玲不愿在这小事上多辩解,就回道:“二哥,我知道了,二哥对我最疼我了。”
顾君礼听后,‘嘿嘿嘿’的笑了几声。
林氏见自家闺女,又在哄她那傻儿子,拍了君玲几下,实在不忍直视自己的傻儿子,拉着君玲便出了院门。
到了顾君信家时,顾君信还没回来,跟弟媳妇张氏说:“弟妹,等小弟回来,你叫他到大哥家来一趟,就说我有事要与他商量。”君玲说完,示意卫海把手上的礼品给张氏。
张氏:“好的,大姐,我马上去地里叫他。”
“好,弟妹,那我和娘就先走了。”
张氏把君玲和林氏送到门外,道:“娘,大姐,慢走。”
君玲和林氏回到顾大哥家没多久,顾君信就来了,进来就对喊道:“娘,大嫂、二哥、大姐。”打完招呼,又对君玲说道:“大姐,叫我们有什么事啊?”
君玲见大家都到了,说道:“大嫂、二嫂、二哥、小弟,是这样的,我发现养鸭子比样鸡好养,还不容易生病。就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多养点鸭子,养出来的鸭子和鸭子下的鸭蛋,我按市场价都收了。”
顾君信:“大姐,你要这么多鸭蛋和鸭子做什么,那个不好卖。大哥店里一个月都要得很少,还不如多养猪。我准备明年开春,就多养些猪卖。像你以前那样,一年光是卖猪的银钱,就够我家用了。”
君玲听他说想养猪,不看好养鸭子,颔首道:“养猪也不错,小弟计划明年养多少头猪?”
顾君信呵呵一笑,说道:“大姐,我准备养十头猪,再多我就顾不过来了。还有就是我家也没那么大地头,来修猪圈。”
君玲:“小弟,就养十头有些少了,要养就多养些。人手不够,可以请个人来帮你。地头不够大,可以在你家旁边,再买一块地来盖猪圈。”
顾君信见自家大姐说十头猪少了,赶紧摇摇手道:“大姐,十头猪不算少了,再多我怕养不好。”
君玲想到自己派人去金平州府买羊的事,问顾君信:“小弟,那你想养羊不?我已经派人去金平州府买羊了,你要是想养,可以分你一些。”
“大姐,不要了,我没养过羊,没经验,我养猪就好。”顾君信摆摆手道。
“行吧!”君玲见顾小弟不愿意养,又说道:“你要是只养猪,你就听大姐的,多养点,最好养个三四十头或者更多。要是银钱不够,大姐这里有,我先借给你,等你猪卖了再还我就行。”
顾君信有些心动君玲的提议,看着林氏喊:“娘...”想让林氏替他拿个主意。
林氏:“既然你大姐愿意提拔你,你就听你大姐的。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你大哥,或者是你大姐。”
顾君信:“大姐,那我听你的,明年养猪我就多养些。今年秋收,我就买地盖猪圈。”
“好,缺银钱了,就到我这里借。”君玲说完又问,顾二哥和顾大嫂两人:“大嫂和二哥愿意养鸭和养羊吗?”
顾大嫂:“大妹,养羊我知道可以吃肉,那个到冬天好卖,你大哥店里,每年冬天都能卖好多。但这个鸭子和鸭蛋,大妹准备怎么卖?”
“大嫂,这鸭子其实有很多种吃法,比如说:炖汤、做干锅、烤、卤都可以。这卖鸭子我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把鸭子养大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开店卖关于鸭子的菜品,也就是开专门卖鸭子菜品的铺子。另一种办法,就是跟酒楼、小饭店,签订合约,这个合约最好签长一点,把活鸭子直接卖给酒楼、小饭店,我们再附赠一份菜谱。比如说:滋补的老鸭汤、干锅鸭的菜谱,可以赠给酒楼;卤鸭、烤鸭的菜谱,可以赠给小饭店。”
顾君信和顾君义听到君玲说,这多种鸭子的吃法,暗暗的直咽口水,同时在心里想到:“什么是候能吃一回,大姐/大妹说的这些菜品就好了。”
顾大嫂又问:“大妹,你只说了鸭子怎么卖,那这鸭蛋呢?又怎么卖?这鸭蛋吃着可比鸡蛋腥,城里很多人家都不爱吃这个。”
君玲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说鸭蛋:“大嫂,这鸭蛋可以腌成咸鸭蛋,还可以包成松花蛋,这样既可以存放很久,又好吃。这咸鸭蛋和松花蛋也有很多种吃法,这样一来,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吃鸭子和鸭蛋的。这时,我们养的鸭子和鸭蛋,就很好卖了。”
说到这里,君玲发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自己没带成品来,自己应该带些成品来给家里人尝尝味道。哪怕带两只鸭子来也好啊,这样好可以做一个鸭子汤和干锅鸭给他们尝尝。
顾大嫂听完之后,说道:“大妹,我相信你,大嫂跟着你养鸭,这个比羊应该好养一些。正好我们家有冬水田,把这田围一下,搭个鸭舍就可以了。养大的鸭子和鸭蛋,就直接卖给你,至于你怎么卖出去,我就不跟着你掺和了。”
顾大嫂知道,即使是亲兄妹,也要把握好分寸,不可贪心太过。自己跟着大妹养鸭子,凭大妹的人品,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至于大妹能把鸭子和鸭蛋卖多少银钱,都是大妹自己的本事,自己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君玲见顾大嫂要养鸭子,又问顾君义:“二哥,你想养那一样?鸭子?猪?还是养?”
顾君义:“大妹,大嫂养鸭子,小弟养猪,那我就养羊吧!不过这个羊要怎么养,大妹知道吗?”
君玲听后,笑着回道:“二哥,我庄子上有个佃户会养羊。等养买回来了,二哥可以到我庄子上,去跟着他学学如何养样。”
“好,我知道了,大妹。”
顾二嫂听君玲说有个庄子,惊讶的问道:“大妹,你这个庄子是你买的吗?怎么没听你提过?”顾君义悄悄的扯顾二嫂的袖子,示意她别那么多话。
君玲看看林氏,见林氏悄悄的摇头,知道林氏没向别人说过自己有庄子的事,解释道:“二嫂,那个庄子,是我几年前救人的那次,救的那人给的谢礼。”
顾二嫂吃惊的问道:“什么?大妹,你是说你救人那次,除了给你镇上的院子,另外还给你了一个庄子,那这个庄子有多大?”
“二嫂,是这样,当时没告诉你们,是因为二郎的爷爷奶奶还在,我怕引起无谓的争端。庄子也只是个小庄子,不大。”
☆、082
顾大嫂瞪了顾二嫂一眼, 对君玲说道:“也是,你那个婆婆和大姑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要是让她们知道了, 还不得从你身上咬块肉下来。现在你公公婆婆死了,虽要好一点, 但大妹最好还是别让她们知道你有庄子的好。不然,又是一场风波。”
君玲:“大嫂,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即使知道了我也不怕, 大不了就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
顾大嫂:“大妹, 你是可以跟他们不相往来,但你得为你儿子们着想啊。他们书读得那么好,以后可能还会走仕途,这要是传出与长辈不睦的名声,于他们不利。你可不能图一时痛快, 不顾他们的前程。”
君玲听顾大嫂这样一说,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了大嫂, 以后我会注意的。要是不小心让他们知道了, 看他们会要什么,只要是不太过分的要求, 我就满足他们吧。”
这感觉真是憋屈得很,什么时候才能自己随着自己的性子来,痛快的过日子。
顾大嫂见君玲听进去自己的劝解,道:“嗯, 我相信大妹会处理好的。大妹,我听说你那片枣树地围的那圈金银花,一年收益不错,我打算也种一块金银花。就是这个金银花,山上没那多苗。”
君玲:“大嫂,这金银花是可以插根种的。只要不是太嫩或者太老的枝条,插在地里都能活,你要金银花藤插杆,到我地里去割就行。二哥和小弟要跟着一起栽些金银花卖吗?那个好打理,只要除除草,修一修多余的枝条,浇浇水,再施些肥就行了。要是怕种不好,可以到我庄子上去学,我庄子上有一家佃户很会种药材。”
顾君义想了想,回道:“那我也跟着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