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276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276(1 / 2)

林子宣不断点头,回应将领们的招呼,他在前方观望了一阵。空气中隐约还有未散的潮湿薄雾,但两军之间的地势已是一目了然。

双方中间的地势不太好走,有乱石荒草的荒地、有旱田,最重要的是两块水田分割了开阔地。林子宣召集各个百户,安排了一阵,便下令即刻前进。

没一会儿,军阵中就吹起了横笛。在轻快的军乐之中,到处都传来将领们的吆喝声:“齐步走!”

各队开始在横吹之中列队前进,队伍很快便不太整齐了。因为有些人要爬上旱田的田坎,走过乱石时也难以保持横平竖直的队形。但将士们大致仍以队列前进。

人们到了两块稻田之间时,中间的几个百户队却停下了脚步,将士们站在原地。两侧的横排方阵,从两边朝中间的旱地走过去了。等两翼的方阵走过,中间的百户队才随之跟上去。

渐渐地大明官军抵近至一百步,已经进入敌兵步弓的射程。军士们脸上的表情,渐渐紧张起来。

稀薄的雾气在空中飘散,横吹的声音之外,远处敌军的嘈杂声已经隐约可闻。明军军士们都没吭声,保持着速度继续前进。

大伙儿脸上大多还很疲惫。林指挥使的这股人马,并非朱真驻扎在陆上的军队,而是海军将士。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很多日子,昨天刚在西贡湾海战,今天才从战船上下来。

“啪啪啪……”弦声从远处传来,空中黑影点点,真腊人的箭矢飞了过来。箭矢在前排明军枪盾兵的木盾上、撞得噼啪直响,人群里还有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有些军士的头盔和盔甲上中箭了。时不时有人痛叫着倒地。

但明军队列依旧前进着,武将们没有下令反击。

人们穿过箭雨中的薄雾,仿佛正在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开拓之路。有人牺牲,有人受伤痛苦地叫喊,但是大明官军整体推进的步伐,没有丝毫停留,没有丝毫迟疑,坚定的气势势不可挡。

第二轮敌军的弓箭密集抛射之后,明军前部终于走过了两块稻田,他们开始向两翼分开。前排的枪盾兵,举着盾牌对着敌阵、挡在身体的侧面。

因为明军完全没有还击;真腊军也就未曾冲杀,仍以前面的弓箭阵、对明军军阵进行单方面的射击。不断有明军将士受伤,被留在了原地。

此时的明军将士看起来,确实既呆板又傻气,不断承受着弓箭的射杀,却毫无反应。军阵中节奏轻快的横吹曲子,显得尤其滑稽。不过队列丝毫未乱,军纪极其严整,这场面或许有点震住敌军了。

各百户队已按部就班地、完成队形调整,重新以扁平方阵的横队,继续向真腊人推进。距离抵近到五十步内,明军还是没停步。真腊人的弓箭手开始对准明军平射,近距离的射击,箭矢钉进了木盾、有时候还让枪盾重步兵也受了伤。

真腊军弓箭手射了个痛快,简直像是在射击活靶子一样。

大约只有二三十步近时,明军武将喊叫起来了,横吹戛然而止。两个随身带着腰鼓的军士,挥起鼓槌,快速地“咚咚咚……”敲起来。

随着百户们的叫喊,各队前排的枪盾兵纷纷蹲到了地上,后面拿着火铳的步兵举起了火器。人们已经可以看见、对面那些真腊人黝黑的脸,甚至连那些人脸上困惑而惊奇的神态、也看得清清楚楚。

各队百户举起了雁翎刀,指着攻击的方向,大喊道:“放!”明艳的火光闪耀,铳口“砰砰砰砰……”密集地爆响,硝烟飞腾。

这么近的距离、敌军又是有纵深的军阵,铅弹几乎弹无虚发。先前正射得欢的真腊兵,顿时许多人惨叫倒地,有些人连中数弹,浑身抽搐地仰倒。真腊兵如同被收割的稻殃一般成排伤亡。

一轮齐射,便如一击必杀技。敌军弓箭阵已经哗然动荡,许多人径直丢了弓箭就跑。对面的缓坡上人声鼎沸,简直像炸了锅一样。

官军已经换队,第二排齐射的密集铳声很快又响起了。许多逃跑的敌兵背部中弹,扑倒在坡地上。那边各处的军阵简直是一哄而散,人群溃逃、满山坡都是人。

明军前队的三段击招数过后,本来准备再度推进。但是让林子宣等人惊讶的事、这时发生了。

真腊军没有全军败退。弓箭阵哄散之后,后面的象兵居然不退反进,带着大量步卒反攻上来!

敌兵的队伍很乱,一般的军队展开大阵之后,确实难以在进攻中保持队形。不过,敌军还是每队都各自聚集在一个地方,抱团一块儿杀将上来。

林子宣下令换队。前方的百户队后撤,后面横向展开的各百户队上去了。发射完火铳的军士们,刚一站定就忙着重新装填,他们现在正用通条清理铳管、以保证没有残留一点火星。军阵上忙碌一片,无数的手臂都在来回挥动。

披着硬皮甲的象兵踏着沉重的步伐前进,象背上的士兵举着长长的兵器。大象的鼻子在空中来回甩着。后面大群步卒拿着各式兵器,大声叫喊,山坡上的喊声震耳欲聋,仿若响彻了大地上的山林稻田。

就在这时,明军中一些壮汉军士从队伍间隙中、一起走到了阵前。随着武将的一声令下,大伙儿便拿起短火把、点燃了引线,然后奋力向前把右手的生铁雷抛掷了出去。

“轰!轰轰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在地上燃爆的生铁雷闪起团团火光,硝烟弥漫、无数铁片横飞。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夺目的火光,吓得那些大象惊慌失措、纷纷鸣叫。大象们全都扭头就跑,发狂似的反冲进了真腊军的步兵人群。

平素还算温顺的庞大动物,此时完全不顾一切了,在人群里横冲直撞。真腊军人群的状况简直惨不忍睹,四处鸡飞狗跳,逃跑的、惨叫的一团乱。

明军第二阵的各个百户队,依样画瓢使用春寒轻铳、以三段击保持火力,对真腊步军进行近距离的射击。此时正是火上浇油。

真腊军人群好似一大群随波逐流的鸭子似的,先是向前奔涌、此时又一起向山坡上溃逃。

敌军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住,全军便成了乌合之众,跑得山坡上、树林里到处都是人。短暂的战斗结束,真腊人大败,剩下的不过是遭受追杀与屠戮罢了。

第八百九十三章 存在感

在东边追亡逐北的明军陆军,各处还有零星的战斗发生;西边的湄公河流域,却是另一番光景。

绿意盎然的辽阔平原上刚下了一场雨,很快就停了,空气十分清新明净,风中送来阵阵惬意的凉风。湄公河两岸,田园风光一派宁静与原始。

唯有河面上挂着巨大硬帆的大型战舰,与此地的情状格格不入,明显不属于这里的事物、而是不速之客。

偶见带着草帽的农人,都在远处的河岸上驻足观望。一个骑在水牛背上的孩童,手里拿着根树枝,脸一直朝着河面这边,他必定十分好奇。

许多战舰正在沿着湄公河顺流而下,看水流的方向、前方就是出海口。他们正在朝着大海的方向返航。

一身戎甲的海军指挥使胡俊站在船楼上,红色的披风在向前飘荡着。他的目光正瞧着河面上,目视一艘小船逐渐靠近宝船的侧舷。

没一会儿,色目人太监孟骥登上甲板,走上了船楼。胡俊立刻客气地与之见礼,接着便把手里的一张纸递了过去,上面盖着红色的印章。

孟骥先仔细瞧了一会儿印章,然后便很随便地看了一下内容,说道:“这是陈大帅的字,必定也是大帅的意思。”

胡俊的神情顿时更加放松了,他叹了一声气:“可惜啊,咱们驾船跑了那么远,啥也没搞到,撤得太快了。本将认为,如果再等等、待真腊人的败军过来,应该会有收获。”

孟骥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胡俊又道:“立刻撤军便罢了,可陈大帅专门提到,让咱们往金边城放几炮就走,有啥作用?”

色目人孟骥沉吟了好一会儿,操一口纯正的官话,说道:“咱家听说吴哥城常年受到暹罗军的威胁,真腊王室在经营金边城,作为后路。官军在河面上,对着金边城放几炮,正好警醒真腊王室;他们如若不法,便会面对更严重的后果。”

“有道理。”胡俊恍然道,接着又不禁称赞了一声,“孟公公好见识。”

孟骥笑笑不语。

这个太监在永乐年间,就在太宗皇帝身边做司礼监少监了。若非前些年皇城动荡,他的地位可能不止于此。不过太宗时期的当权宦官之一、还能活到现在,没有点见识恐怕是不成的。

俩人沉默了稍许,孟骥又道:“正因如此,撤军的军令才合情合理啊。咱家看来,陈大帅想尽早离开真腊国了。而且王公公(王景弘)对这个主意不太赞成,不过也没有反对。”

胡俊想了想道:“所以信件不是王公公所写,而出自陈大帅之手。”

军中有点职位的人都知道,太监王景弘的意思、才是海军此行途中的最高决策。

孟骥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支海军的西路偏师、航行到了中午,两岸的人越来越多;真腊国第二大城金边的景象,已渐渐出现在了河流的西岸。宝船上的武将朝甲板下面大喊:“右舷装药!”

宝船继续缓缓行驶,许久后才到了金边城外的河面上。城中一座靠近城墙的寺庙高塔、引起了明军将领的注意,那高塔似乎是一座浮屠;但其形状与大明的浮屠完全不一样,轮廓看起来很圆润、顶部比较尖。

金边城的一面城墙离河岸很近,但至少也距离明军战船一里地外;而那浮屠还要远一点。将领下达了炮击浮屠的命令后,人们都兴致勃勃地站在船舷边,观望着远处的建筑。

震耳欲聋的火炮声音响起了,先是响了几声,结果那浮屠好生生的。距离太远,数炮都没打中,铁球也不知道飞到何处去了。

不过阵仗震惊了金边城的守军。炮声刚停,城墙上下敲锣打鼓的声音、人声嘈杂,便传到了一里地外。那城墙上人来人往,刀枪晃动。

明军又开了好几炮,仍然没有打中。随后过来的两艘宝船,也陆续开火了,舰炮断断续续炮击,炮声持续了好一阵。

就在这时,远处那浮屠的肩部有灰色的尘土出现,许多砖石在空中掉落。过了一会儿,顶部就开始歪斜,渐渐地往下塌了下去。

宝船甲板上顿时一阵欢呼。进入湄公河后,一仗没打白跑一趟的将士们,此时仿若达成了某种精神上的目标,气氛也稍微高涨一点了。

打中了浮屠之后,所有战船都不再开炮。明军的战船,大摇大摆地在守军的眼皮底下路过,继续东南航行。

太监孟骥转头对胡俊说道:“皇爷曾说,要让南方诸国、感受到大明官军在当地的存在。这下子,真腊国的子民应该知道官军来过了。”

……这个时候,正使王景弘、海军主将陈瑄等人,已经离开了同奈河。他们刚到达西贡湾。

西贡湾的出口在西南方向,除此之外数面环陆。海湾的东南面,有一座修长的半岛(头顿),将大海湾变得更加封闭。

眼下陈瑄等一群人已经上岸,就在半岛的西北端位置。

陈瑄四下转悠了一圈,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感概道:“此地简直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指着海面道:“西贡湾里、又夹着小海湾,西边有一道山脉挡着,大海上的风暴很难波及到此。最难得的是,这片海域的水还很深,若是以后把码头修出去,或许大船也能径直在码头靠岸了。”

王景弘微笑道:“陈大帅着实了得,西贡湾周围这么大的地方,愣是让您找到了这里。这边很荒凉偏僻,周围鲜见百姓。”

陈瑄道:“有时咱们精挑细选,说不定挑不着好地方;一下子看到了才醒悟,最妙之处就在眼前。那边山脉连绵,不仅能挡风;最关键的是因此有了淡水。海边的河水因为海水倒灌,多半是咸的,有了这么大的山脉、加上此地雨水多,必定有溪水。山上的溪水流淌下来,咱们再修几个蓄水的池子,水源就不缺了。”

陈瑄观望了一阵,遥指东面道:“东侧有大片平地,拾掇拾掇,可能种得了稻谷;回头咱们再去瞧瞧土质,有没有能种地的地方。抓到的那些奴隶兵,驱赶他们在修建堡垒时出力,然后就可以给他们自由身成为庶民,全到东边去种地。”

他说罢又痛快地道:“大明在此地的‘使城’,屯堡就选在此地,王公公以为若何?”

王景弘道:“听起来不错,便依陈大帅之意。”

太监王景弘沉吟了片刻,神情变得严肃了:“不过,陈大帅欲立刻从真腊国抽身,调集主力南下攻打满刺加国,是否有些冒进,有没有甚么风险?”他问罢,又回顾左右的文武,意在让大家都出主意。

副使侯显与王景弘是一个鼻子出气的,此时当然十分配合,侯显马上说道:“而今已到十一月,至凉季结束已不足三个月时间。从西贡湾去满刺加国,尚有数千里海路;凉季结束之前,能不能到地方还两说。咱们若是急急忙忙出发,真腊国的事儿还没收水,去了满刺加国若是无法作战,岂不是白着急一阵?”

侯显的话音还没有落地,陈瑄马上接过来说道:“即便到了热季,也能出兵,不过天气没那么舒坦罢了。”

“怕遇到疫疾哩。”侯显不动声色地念叨了一句。

陈瑄无话可说,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谁能完全打包票?

两个太监对视了一眼,侯显又道:“真腊军虽大败,人马还剩不少,假以时日重新聚拢,前来攻打咱们在此地的据点,又当如何?”

陈瑄道:“官军守军可依靠堡垒,死守待援。”

侯显问道:“万一堡垒还没修好,他们又来了呢?咱们的主力要攻灭满刺加,还得考虑守军的粮秣,能留下的兵力不多。”

陈瑄道:“沟墙工事,十日之内即刻修建得相当完备。”

王景弘再次说话了:“陈大帅所言不无道理。咱家不过是慎重起见,担心大帅立功心切,急躁出现疏漏。”

陈瑄吸了一口气,缓下语气道:“本将的主张便是如此,并无丝毫动摇。不过话又说回来,本将只能建议,还得王公公最后一口话哩。”

王景弘听罢,也意味深长地说道:“寻常时候,咱家定会尽量听从陈大帅之意。事关作战、最应如此。”

陈瑄不再对此多言,便说了别事:“咱们还是写好捷报,先派一艘艋冲战船回去,让圣上早日龙颜大悦才对。”他顿了顿道,“船到了安南国松台卫,便能靠岸。捷报改走陆路回京,从松台卫到大明国境,有完善的驿道和官铺。快马加急,比海路快多了。”

王景弘立刻点头:“陈大帅所言极是。”

陈瑄想了想捷报的写法,从十月二十七日下午开始,两天之内,接连大败联军的海军、陆军,官军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获全胜。他一想到这些,刚才稍稍淡定下去的情绪,又再次燃起,不禁兴奋了起来。

“其实真腊人早就被吓破了胆,他们不敢再与大明官军为敌。”陈瑄再次开口,争取最后的决议。

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宝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