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1 / 2)

卫王瞪眼,“你再给我说丧气话,我把你扔前线去挡。”

想到卫国如今的艰难处境,全赖郑齐两国所赐,卫王又忍不住骂道:“戚戚小人,担以重任,枉为国君……”

明明当初四国还一起结盟对坑姜国,这才多久,三大盟友都消失不见,就剩他一个孤零零的卫国。

光是想想以后被姜国胁迫的情况,卫王都觉得呼吸不畅。

想它卫国铁骨铮铮,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

卫阳小心翼翼的觑着卫王的脸色,也不敢多劝。

反正现在还没到形势危急的时刻,等姜国那边有动静了再做决定也不迟。

卫阳会劝卫王投降,是因为他在姜国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知道姜国国力的强盛。

他们和匈奴打仗,有时候还得挨冻受饿,可姜国的后勤,却能完败卫国,哪怕没有大炮,纯靠硬实力,卫国也不是姜国的对手。

卫阳都能有如此清晰的认知,如今在姜国做质子的卫太子,就看得更明白了。

以前四国联盟都打不过姜国,如果就剩卫国一个,自然更打不过了。

所以很快,卫王就收到了自家太子送回来的信。

怕卫王有心理负担,卫太子还在信中贴心的表示:“如果父王怕丢脸,可以先传位于我,由我来向姜国俯首称臣。”

卫太子会这么说,灵感还是来自于都邑的那些流言。

第196章

海盗

卫王拿着信, 咬牙切齿,“太子可真是我的好大儿,怎么这么贴心呢。”

“大哥那也是替你着想。”卫阳低头不去看卫王的表情, 自顾自的把玩着自己的手指。

可他这态度, 免不了要挨一顿骂。

“我卫国最先变法, 虎狼之师天下有名,凭什么要居于姜国之下,你们兄弟两个年纪轻轻,不思进取也就算了, 居然还想着投降……”

卫阳沮丧着一张脸, 他能有什么办法, 该试过的他都试过了, 就是追不上姜国。

不论是竹纸的制作技术, 还是铁器的锻造技术, 卫阳都斥巨资请人研究过, 但几十几百年的技术壁垒,不是他花钱就能解决的。

攻破不了这些技术, 无论是文还是武, 卫国都没有优势, 凭什么跟姜国斗。

而且姜国封锁红薯玉米等粮种的买卖, 导致他们连粮食产量都跟不上。

姜国全境的百姓,都已经种上了高产量的农作物,卫国却还在偷偷摸摸的培育推广中。

红薯玉米还好说, 可高产水稻的粮种,是姜国朝廷每年分发下来的, 卫国很难搞到稻种。

而杂交水稻的种子, 第二年再种的时候, 品质良莠不齐,根本就没法做种,如果第二年还想高产的话,就得继续用姜国产出的粮种。

文比不过姜国,武比不过姜国,甚至连国家的根基——粮食,也比不过姜国……卫国还有什么资本能和姜国斗呢,命吗?

卫阳倒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可他不想看着家人出事。

不过卫王不愿意投降,卫阳也没再多劝,只说道:“现在投降的郑齐两国,够姜国折腾一阵子了,既然父王想等,那就再等等看吧。”

“哼。”卫王哼了一声,不想说话。

卫阳自己也不想耗在这些事情上,拍马屁道:“我和大哥年纪小,确实没有父王深谋远虑,有父王在,哪需要我们瞎操心。”

“我可不就是操心的命吗?”卫王翻了个白眼,嫌弃的说道:“我派人在匈奴散布的消息已经起了作用,到时候肯定会有匈奴部落来抢夺那一批铁器,这次咱们布好了陷阱,可不能再输了。”

“父王放心,这次我一定能一雪前耻。”卫阳拍着胸脯保证。

往年都是卫国压着匈奴打,这两年匈奴却猛地崛起,忽然让卫国开始吃亏。

被姜国压一头也就算了,被匈奴欺负,卫国那是一点都不能忍,舔舐好伤口之后,就磨刀霍霍,准备报仇。

姜蓁暗戳戳的在宫里期待了好一段时间,卫国却依旧没什么反应,只自顾自的和匈奴玩去了,一点也不搭理姜国。

【不愧是骨头最硬的那个,可真稳。】

【齐柔她们现在都已经躺平做富贵闲人,卫王他们这是为谁辛苦为谁忙,还不如早点投降呢。】

虽然期待落空,但姜蓁也不算很失望。

“反正现在也不着急,等过两年在看吧。诸国百姓连年征战,苦不堪言,还是让他们先过几年好日子再说吧。”

姜国现在还没有乱,全靠国内各种独家的工业产品,还有海外寻来的高产粮种支撑,否则就这么高强度的战争和劳役,百姓根本就扛不住。

直播间虽然怂恿姜蓁一统天下,但出发点是改变世界,改变这个时代普通人恶劣的生存条件,想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姜蓁也是一样,她称王称帝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连年征战。

卫国不降,姜蓁也不强迫,只是把心思放在了国内,大开科举,广泛招揽人才。

领土的突然扩张,基层的管理人员,有些不够用了,许多官员都是身兼数职,忙到飞起,科举不办不行。

科举一办,都邑就又变得拥挤了起来。

“年年都办科举,年年都这么多人,我都不知道这么多读书人是哪儿窜出来的。”

最新小说: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稗宋反骨仔 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 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