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我有先帝聊天群 > 《我有先帝聊天群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

《我有先帝聊天群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2 / 2)

再也回不来。

***

数日后,何家姐弟雇了车,将顾家塘老房子里的物件都搬走了,尤其是西屋梁上的两口大箱子和大量的旧籍,堆了满满一车子。

好多村民来帮忙,都羡慕何家有个出息的孙女,到底是把全家又弄回城里去了。

金婶子为他们高兴,拉着何元菱的手,说她本来就应该是官家小姐,在村上干了这些年的农活,也是像模像样。

何元菱跟他们说,新宅子在县城花溪街,欢迎邻居们有空来玩。

村民们也高兴极了,虽然那是何家的宅子,可何家这些年在顾家塘,和村民相处非常融洽,大家都有一种“我们去县城也能有落脚地方”的兴奋。

只有细发不太高兴。

何元葵拉着细发,正逗他笑:“细发,我家就是搬去县城而已,又不是去了京城。很近的,走上一个时辰也就到了。地址也给你了,你要是想我了,就来县城找我玩啊。”

细发垂头丧气:“小葵,你走了,我家牛也没了。我就是觉得……没劲。”

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从小一起长大,就数细发和何元葵最亲近,小伙伴要离开,细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失落。

见他们二人在一旁说话,何元菱倒是心中一动,把金婶子拉到旁边,低声道:“婶子,细发很聪明,就是不太识字儿。你们一辈子在村里,不知道读书识字是多么重要……”

金婶子立即道:“怎么不知道。要不是你们读书识字,你脑子里也没那么多故事,怎么上街说书。能把家里人搬到县城,还置宅子,可不就是读书识字、读来的本事?”

“那我倒有个主意,婶子舍得让细发跟我们去县城吗?”

金婶子双眼一亮:“这有什么不舍得。他要能去县城找个好营生,比在乡下岂不是强多了?”

何元菱道:“也谈不上多好的营生。就是之前我帮着打官司的周铁匠家,缺个打下手的。细发力气大,干这个合适

。就是周铁匠家也不宽裕,怕是给不了什么工钱,只能管个饱。”

能管饱还有什么顾虑啊,金婶子忙不迭:“没问题的。现下瘟疫横行的,乡下养猪养牛都死得差不多,糊口都难。孩子不管去哪儿,能有口饭吃,就感激不尽了。”

何元菱又道:“周铁匠家儿子是有名的神童,闲来也让细发好好跟着人家识些字,识了字,往后就好找其他营生过日子。我家宅子虽然不大,住个细发完全没问题。晚上就住我家。”

“太好了!”金婶子就怕夜长梦多,“要不让细发现在就跟你们一起走,你们东西多,他有蛮力,到了县城也能帮你们安置。我回家收拾几件衣裳,明日给送过来?”

何元菱哪会不知道金婶子的心思,笑道:“好,一路上也有照应。”

说话间,金婶子已经叫过细发,说让他跟何家姐弟一起去县城讨生活。细发激动得大叫起来,立刻就跳上马车,坐到车夫身边:“我坐这儿,我跟师傅学套车。”

其余村民又是替他高兴,又是暗暗后悔。早知道也该跟何家姐弟处成发小,瞧人家细发,都去县城讨生活了呢。

何元菱也是有自己的算盘的,却没和金婶子说。

她知道自己早晚要进宫,又担心奶奶和弟弟在县城的生活。古时人为啥要生孩子,为的不就是劳动力。奶奶年纪大,再有见识,也缺了力气。弟弟年纪小,再有脑子,也势单力孤。

何家需要帮手。

这些日子,她把《西游记》的故事已经提前说给何元葵听了。何元葵也是能说会道,脑子又极为好使,跟在何元菱身边这么些日子,早就领会到了精髓。何元菱在余山镇说书时,特意在休息时间让何元葵替自己讲上半个时辰,反响也都非常好。

所以她想好了。往后,何元葵在学堂休息的日子,就去余山镇把剩下的《西游记》说完。余山镇的场子说完了,就去县城的毛记茶馆说,加上奶奶还能养鸡和织布,维持家中的开销还是绰绰有余。

看到姐弟两把细发也带进城,何奶奶热情接待之余,心中也越发敞亮。

数日后,某个黄昏,说书回到家中的何元菱在院子里轰鸡。奶奶问她:“你把细发带过来

,是要还金婶子对咱们家的照顾之情,也是要给咱们小葵找个帮手吧。”

“是的,奶奶。”

“所以,你要进宫了?”

何元菱一惊,自己还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跟奶奶说,怕她太激动。

谁想奶奶拿出一张纸,递给何元菱:“宫府的告令来了,初选已过,明日赴省城备选。”

“奶奶……”何元菱不敢去接。

奶奶却出人意料地平静:“我早就该知道,你认定的事儿,十匹马也拉不回来。刀山火海,你也去吧。别惦记家里。时常记得写信回来就好。”

“奶奶……”何元菱抱住奶奶,再也忍不住,眼泪奔涌而出。

第61章 秦栩君

七月,骄阳流火。一切都焦躁而又静默。尚未入秋,蝉儿疯狂地鸣叫着,向炎热抗议,可老天爷像是入睡了,连一丝丝微风都不愿意赐予。

空气都是死寂的。

皇家兴云避暑山庄的玉泽堂内,一位俊美少年斜倚窗前。通身玄色的团龙绣袍,罩在他清瘦的身躯上,乌沉沉的颜色越发衬得他唇红齿白。只是那肤色的白,过于清透,像是久不见太阳一般,透着玉色。

少年纤瘦修长的手中,卷着一册书,似乎在看,似乎又不在看。一双狭长的美目,时不时地望向窗外。

院子有几个太监,懒洋洋的,各自拿着竿儿,却并没有去粘树上的鸣蝉,而是在“摸鱼”。

一个太监转头间,突然望见少年在看着他们,立刻用手肘捅了捅旁边的太监。

“皇上向这边瞧呢。”

那太监一个激凌,重新举起竿子,假装在茂密的树叶间寻找鸣蝉。

嘴里还嘟囔:“看书呢,还是看人呢。怪不得什么都学不会。”

先前那太监瞪他,低斥:“你寻死啊!”那太监吸吸鼻子,也并不在意,举着竿子走到另一边去了。

秦栩君像是没听见一般,将目光收了回去,随意地又翻了一页。

贴身太监仁秀端了绿豆汤进来,放在旁边的圆桌上,轻声道:“皇上,您要的绿豆汤。”

秦栩君懒懒地,并不起身,微微皱眉道:“不是来避暑的吗,却还这么热。”

仁秀耐心解释:“今年大旱,哪哪儿都是赤日炎炎。皇上要觉得太热,奴才这就叫人搬冰块过来。”

见秦栩君没有反应,仁秀也不言语,低着头退了出去,想是叫人搬冰块去了。

仁秀走了一会儿,秦栩君才走到圆桌前,拿起小勺子在绿豆汤里搅了搅,然后手指轻轻一扫,连碗带勺子,“匡啷”一声,摔在了地上。

外头立刻跑进来两个脸生的宫女,不及去看洒了一地的绿豆和瓷片,惊惶地喊:“皇上伤着没?”

却见秦栩君半蹲着,两根手指拈起一小颗绿豆,叹道:“心疼这颗绿豆。它本该成为朕的一部分,可惜,终究无缘。”

两个宫女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皇帝又在发什么疯。

在她们眼里,弘晖皇帝俊是俊,就是有些痴。倒也不是痴傻的痴,就是说不出来的不寻常。

你说东,他就问太阳为何要从东边升起。你说西,他又会问为何胡商都打从西边过来?你若当真去跟他解释一下天下格局,他又会头疼,说还是画画好玩,撇下你,自顾自画画去了。

没错,弘晖皇帝喜欢画画,而且画得相当不错。早年大学士姚清泉也画得一手天下闻名的笔墨丹青,弘晖皇帝从小跟他学画,姚大学士一直夸皇上聪明好学,是个人才。

但后来,姚大学士变成了姚大奸臣。大学士程博简上位,变成内阁首辅,官拜太师。他要弘晖皇帝学那些四书五经、理学经典,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治国经略。

弘晖皇帝一开始还很听话,学了两个月,送给程太师四个大字:“去你的蛋”。而后躲在宫中,再也不肯去上课。

那时候的弘晖皇帝,年纪还不大,生得也是冰雪可爱,说出“去你的蛋”四个字之时,满朝震惊。

师傅都是鸿学巨儒,自然不可能说这种粗话;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大气都不敢喘,也不可能在皇上前面胡说八道。程博简组成的调查团队,整整调查了一年,杀了好些有嫌疑的宫人,也没找到半点头绪,终于在诸朝臣的强烈反对中,不了了之。

后来,年幼的弘晖皇帝是如何学会“去你的蛋”,便成了弘晖朝迄今为止最大的悬案。

不知道是不是“去你的蛋”伤了程太师的心,后来,程太师就不怎么逼着小皇帝上学了。爱上不上,反正皇帝说今日想上学了,师傅就夹着煌煌巨著,诚惶诚恐地去到皇帝宫里。

说什么内容,由师傅定,什么时候说完滚蛋,由皇帝定。

再后来,皇帝的师傅也发现了,弘晖皇帝很爱说“蛋”。“去你的蛋”、“混蛋”、“滚蛋”……随着皇帝由可爱到俊美,他的“蛋”系列的使用也越来越纯熟。

每当这个慢条斯理的少年,从他鲜花般的唇瓣中吐出“滚蛋”二字,师傅便立刻停下,绝不再多说一个字。

至于皇帝听进去了没有,有收获没有,师傅也不知道,师傅也不敢问。皇帝的心思从来不在学问上,只

在画画上。长到十八岁,画技已经堪比当世一流大师,为人却还如姚大学士……哦不,姚大奸臣倒台时那样,幼稚如十岁小儿。

有白头宫女私下说起闲话,都说这般玩物丧志,就是昏君。

宫女们自然也就觉得惋惜。多么俊美的少年啊,怎么就昏君了呢?幸好还有程太师。

白头宫女又说,大靖朝就是这么强,皇帝倒是不要上朝的。早年的显宗皇帝,沉迷于后宫的情情爱爱,于政事上相当马虎;后来的神宗皇帝,整日炼丹修道,外加跟朝臣闹闹别扭,索性就不上朝,但大靖朝在强大的内阁支持下,也一样平平安安到了弘晖朝。

再后来,这些宫女就明白了,咱们的弘晖皇帝,就是大靖朝的吉祥物。

好看,蠢萌,但没用。

是真的没用,不仅在朝堂上没用,在后宫也没用。至今没能亲政,也没能临幸任何一位嫔妃。

太惨了。

所以宫女一边收拾地上的残局,一边用同情的眼光瞥了皇帝一眼。

连勾引他的兴趣都没有。

就在皇帝给第二十三颗绿豆起名字的时候,仁秀终于带着几个太监“吭哧吭哧”搬着冰块进来了。

一见绿豆撒了一地,宫女们笨手笨脚还没收拾干净,仁秀气得直跺脚:“一帮不中用的东西,让成公公知道了,一个个扒了你们的皮!”

他口中的“成公公”,是皇宫里的大总管成汝培,最是铁面无私、说一不二、心狠手辣的一号人。一听“成公公”的大名,宫女不由一个哆嗦,差点就被瓷片割了手。

仁秀转身,立刻换了一副小心翼翼的脸,向着皇帝:“皇上,小的叫人给你再送一碗绿豆汤过来?”

“不用了。”秦栩君眼皮都没抬,慢条斯理道,“再送一碗,碗里也不是这些绿豆,吃不出这个味儿了。”

“那皇上也不能饿着啊……”仁秀又道。

秦栩君这回抬了眼皮:“朕要吃西瓜,整个儿的。”

仁秀目瞪口呆,却还是愣愣地回了一个“是”,出去给这位皇帝小爷准备“整个儿的西瓜”去了。

玉泽堂又恢复了平静,两个半人高的铁丝筐,装满了冰块,在酷暑中冒出丝丝雾气。一筐在玉泽堂入口,一筐在秦栩君身后。

冰块前,各有一个宫女,拿着硕大的扇子,轻轻扇动着,将丝丝凉意扇到玉泽堂内。

这两个宫女,也脸生。

秦栩君转身看看身后的,又抬头看看门口的,突然发现,门口那个宫女,扇风都不老实,还“一嗒嗒、二嗒嗒”,扇出花儿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秦栩君:朕终于出场了,怎么样,造型酷不酷?

第62章 何元菱的扇子

秦栩君看向那宫女时,那宫女正好抬头,大胆地迎上他的目光。

这很无礼,如此直视皇帝,非常无礼,简直可以拉出去打上二十大板。

但秦栩君懒得追究。

他垂下凤目,将目光落到手里的书卷上,长睫毛在眼睑下映出一道浅浅的阴影。

秦栩君四岁登基,七岁太上皇驾崩,从此正式成为帝国第一人。生母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如今的太后是当年靖宁宗的皇后,没有生育过,对秦栩君也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将秦栩君放手给几位辅政大臣,由他们去教育。

或许是宫女们发现了某种捷径的可能性,从秦栩君十岁起,便总有宫女使出各种腔调,试图引起他的注意,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栩君对这样的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到懒得去搭理。这样的宫女不是头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是秦栩对嫔妃都没兴趣,别说宫女了。

有了两大堆冰块,玉泽堂书房果然凉快不少,秦栩君翻书还是翻得那么漫不经心,心里惦记着“整个儿的西瓜”,总是忍不住向门口看。

这一抬眼,便总是看见那位他没有兴趣的宫女。不过那个宫女自顾自扇着扇子,好像不再看他了。

所以,竟不是向他示好吗?

不知道看了第几眼,秦栩君终于发现,这个宫女生得很美。身为皇帝,见过不知道多少或窈窕或艳丽的佳丽,寻常的美,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但这个宫女不太一样。她的美很生动。

她手拿大扇子,扇风的样子,似乎每一下都带着感情。碍于宫里规矩,她并没有微笑,可一张端正的脸庞上,却似乎盈着笑意,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个宫里,居然还有人快乐。

一看就刚进宫。

于是秦栩君暗暗数着她扇子的节奏,“啪,啪,啪……啪啪,啪……”不疾不徐,却又富有韵律。

她在想啥呢?怎么扇个扇子,都能扇出诵辞的节奏呢?

秦栩君视线盯着手里的书,脑子却被那宫女带走了,不由跟着她手里的扇子,暗暗地“一嗒嗒、二嗒嗒”起来。

那宫女,正是何元菱。

她根本不是在诵辞,诵个毛线的辞

哦。人家是在唱歌。

扇扇子这么枯燥无聊的工作,脑子里自然要想着开心的事,比如,哼个小曲儿。

最新小说: 我与光明相拥 心机财迷穿成虐文受 与会长o交往后我成了奶狗 不要捏我尾巴尖[快穿] 长歌谢昭宁[重生] 大理寺诡案录 大嗓门的怂包小夫郎 和死对头互换身体后[娱乐圈]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后来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