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好过现在,每年辛辛苦苦、受很多气,赚不多少钱吧!
最关键的是,看不到做大的希望啊!
……
陆炎对王荆川的问话,倒不是很意外。
这人也算一个奔向成功路上的创业者,总是跟包不凡、周晓晴这样的富二代来往,一年的盈利还不够人家换辆车的。
却也不是很自卑的架势,显然所图甚大。
不过他的公司正在急速发展阶段,不能说缺人,那是相当、超级、太特么缺人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很想立刻把在金陵所做的一切,立刻在全国主要城市复制一遍。
这样就算有后来者,想竞争也不容易了!
奈何,没那么多的资金和人手啊!
当即道:“人手是有些不够,怎么,荆川哥想过来帮我?”
王荆川笑道:“觉得你那公司挺有前途的,想跟着一起拼一把!”
蔡薇薇那边,忽然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声音有些大。
见众人望过来,拿湿巾擦了下嘴说,“不好意思,我去下洗手间!”
王荆川怕她等下不管不顾闹起来,也起身道:“你们慢慢吃,我也去一趟!”
包不凡笑:“别一去不回就成!”又向陆炎道:“吃菜、吃菜!”旋即又问接下来的打算。
……
那边,蔡薇薇与王荆川,根本没往洗手间去,而是出了餐厅。
前者怒气冲冲道:“王荆川,你刚才什么意思?”
后者道:“我就是想去试一下!”
“你忘了前两天见我父母的时候怎么说的?咱们今年要结婚的!现在房子还没装,别跟我说,你打算公司关掉不做,去跟那个小孩一起创业。还是……你公司出事了?”
王荆川解释道:“公司没出什么事,就是利润那块,没有太大涨幅。我觉得自己就算再做上十年,也只是个小老板而已,我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可你有没有想过,他那失败了怎么办?你也是自主创业的,你知道这种事的成功率有多低。如果你把公司关掉,客户都丢了。等几个月以后再想继续,就得一切从新开始了!”
王荆川听这话,也有些犹豫,反思自己刚才是不是酒喝的有些晕。
想了想道:“要不,你先帮我盯着公司?”
蔡薇薇哭笑不得,“我只是一个小文员,哪懂你们公司的业务啊!”
第一百九十章 招兵买马
王荆川犹豫了,他终究不是那种有的是时间却没有钱,刚出校门的毛头小子。
他内心迫切,更害怕失败!
有一个相恋三年的女友,怕辜负了人家!
瞻前顾后,迫切希望能改变此刻的状态,却又害怕变得连这会儿都不如,委实矛盾到极点。
半晌才道:“好吧,那等下先不提这事,我再考虑考虑!”
……
回去后,果然不再提之前的话。
陆炎料想有了变故,也不去问。
倒是包不凡,借着一起去洗手间的机会,递了一根烟道:“怎么,她强烈反对?”
王荆川接过,抽了口道:“也不全是因为她,我那小公司虽然做不起来,可一年也有百八十万的收入。到他那,能给我开多少,也不见得有股份啊!”
包不凡道:“就没想过,在他那学些经验,然后自己拉一只队伍出来!”
“我也得有……老包,你不会是参与进来吧?”王荆川惊讶。
包不凡笑:“我们包氏集团是做实业的,骨子里就没有互联网基因。可这不耽误咱们在这行当里,捞一把就走啊!”
“倒是可以,就是……!”
包不凡笑了,“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他没法子立刻占领全国市场,早晚会出来一帮创业者跟他竞争,咱们大不了不跟他在一个区域争就是。将来说不定,还会把公司卖给他!”
王荆川对这话,深以为然。
利益面前,别说是朋友,就算亲兄弟,也有翻脸的啊!
想了想道:“那我回去,再考虑一下吧!”
包不凡在其肩上拍了拍,没再说什么,率先回去。
他没想跟陆炎争,就是觉得机会难得,趁机捞一票罢了。
假如陆氏美团这会展开首轮融资,他是很乐意跟投的。却也不妨碍他,想扶植王荆川再去练个“小号”。
说一千道一万,都是利益使然。
回来时,周晓晴也到了,眼睛有些红,不禁问:“怎么了,谁惹我们周大小姐,你跟我说,我去收拾他!”
包不凡虽然朋友遍地,可能跟他平等交往,又是多年的老友的却不多。
周晓晴讪笑一下,“没什么,跟我哥吵了两句!”
包不凡递了一张纸巾过去,“嗨,因为他那人不值当!”
他女友梁小慧却说:“你不知道,她哥去澳门输了不少钱,都影响公司资金周转了,结果她爸,还是向着她哥哥,重男轻女也不是这法啊!”
包不凡听这话,笑了笑没说啥。
看向陆炎,见对方也是饱含深意的笑。
其实对于富豪之家来说,重男轻女是必然的,毕竟是真有亿万家产好继承啊!
尤其是港岛那边的富豪之家,多数都非常重男轻女,极少有人把家业传给女儿女婿的。
……
包不凡道:“晓晴,凭你的能力,到哪都能做出一番事业,要不你来我公司,先给你一个副总当!”
周晓晴微微摇头,笑着说:“谢啦,我呀,歇一阵再说!”实则心里更想去陆炎那边。
因为早在股市见顶的时候,她就想独立出来,跟陆炎合伙做地产。
结果那位跑去做“团购”,这段时间研究一阵,觉得大有可为。
下午又听说,马芸都去参观了,越发想去陆炎那边试一试了。
而陆炎,也没辜负她的念想,忽然说了句:“凡哥,这你就不能跟我抢了,我很早就跟晓晴姐说过,要她过来帮我!”
包不凡先瞧了眼有些茫然的阮潇潇,又见周晓晴嘴角挂一丝笑,瞬间了然,道:“晓晴一毕业就帮家里打理公司,有她加盟,你可是赚大了!来,喝一个!”
这话说罢,众人纷纷举杯。
阮潇潇则在心里分析了一下周晓晴过来的利与弊,没想出阻止的理由,也就跟着举杯庆祝了。
一顿饭吃了两三个点,众人就没再往酒吧去。
转过天,陆炎这边照例去上班,而周晓晴也过来,担任陆炎的副手。
下午,陆炎的办公室内。
熟悉了公司资料的周晓晴道:“时间不等人,不能再耗在金陵了,必须加快步伐,占领华东五市的团购市场!”
陆炎道:“其实,我原本也是这么打算的。唯一欠缺的,是信得过的人手。徐嘉庆是盛海人,家里在那边也有买卖,已经说好要他过去了。就是其他城市的人选这块,还需要考察!”
他手下的这些人,以央大的学生为主。
虽说是大三下学期了,可学校那边还是有些课的,到大四才能出去实习。
这些人平日里踏实学习惯了,真说逃掉一学期,心里那块有些过不去,几个女生是都想留在金陵的。
愿意到外地开拓市场的,还以余双朋、宋晶等几个男生为主。
周晓晴道:“我工作这些年,倒是认识不少能力突出的,招过来你不介意吧?”
陆炎笑:“当然不会,这里目前就缺人啊!”
虽说在“千团大战”时,会有一些地推人员,跟商户勾结,骗取公司的补贴。
却也不能因为害怕这种事,而不敢大胆用人。却只能通过一些监察手段,去想办法降低了。
周晓晴笑道:“好,那我联系他们了。你像那个包龙超,销售能力就很强,还有那唐晓娜,总喜欢跟在你身后,把她叫来跟你当秘书怎么样?”
陆炎心道:“你倒不怕这边乱套!”
却说:“他们几个还是挺能吃苦,也挺有能力的,都可以叫来。秘书什么的,就暂时不用了!”
商议妥当后,周晓晴真的就一个一个的,给她从前带过的一些置业顾问打电话。
有目前工作不错的,自然就婉拒了。
却也有一些正准备换工作的,没怎么想就答应过来,反正,到哪都是打工。
没几天,唐晓娜就来到陆氏“美团”门口,向里面望去,全是穿着廉价西装的年轻男女,一个个议论纷纷,足有上百人之多。
“哇,没想到,陆炎办的公司还挺大,居然有这么多人啊!”
这时,正瞧见陆炎带周晓晴和几个她不认识的人下楼,那些员工七嘴八舌的喊了声“陆总”、“陆总好!”
虽不整齐,却还蛮有气势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销售铁军
08年的春节是2月7号,考虑到这时很多商家会在春节期间放假,春节经济尚未发展起来。
陆氏美团这边,也是放假七天的。
而年前这几天,主要是以培训为主,为年后的市场铺开做准备。
南方城市,第一期拟定了盛海、姑苏、临安、无溪、庐州、江城、洪都七个城市。
而北方那块,则定下京城、津门、滨城、春城、奉天五个地方。
整个二月,要把这十二个城市站上线。
业务多少另说,总之要把架子先搭起来。
有了用户数和业务量,才好往高了做估值,引入风投。
否则光凭陆炎的钱,却是不够烧的,也不能一直烧。
进入二月时,他原本剩的那六十万股“中国船舶”的股票,总算是持续卖干净了。
因为是剩最后一些,也不怕再惊动大机构,更不怕大单砸盘。
在高价时卖的较多,均价居然能卖到273一股,却被之前的257的均价高上不少。
这六十万股,又卖了1.64亿。加上之前剩下的三亿多现金,陆炎这会的现金资产,又达到五个亿。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注册资本一个亿的外卖公司,和四千多万的房产,妥妥的亿万大富翁。
5号这天是阴历二十九,陆炎给每一名员工发了关门利市后,宣布放假了。
三十、初一在家过了年,从初二起就离了家,先回滨城陪阮潇潇两天,参加了一次她的同学会。
之后又去京城,看了下被萧婉茹刚刚改过水电的别墅,又给阮潇潇拿了两百万。
到了初八时,他乘飞机到了临安,到酒店住下后,先给马芸打了个电话。
后者此刻在京城,没功夫跟陆炎细聊。但说想融资的话,可以去阿狸总部,那边会有人接待他。
但陆炎这次,并不是要融资,却是为挖人而来。
瞄准的就是“阿狸帝国”内,大名鼎鼎的“中供铁军”。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马芸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除了他自己天纵奇才外。更有两大助力,一个是他的“公关天团”,另一个就是“中供铁军”了。
前者对“阿狸”发展的丰功伟绩就不提了,单说“中供铁军”。
这里的“中供”,是“中国供应商”五个字的缩写。
而“中供铁军”,就是销售这个B2B产品的推销员。
话说从B2B起家的阿狸,正是依靠着挨家挨户的地推团队,培育了中国第一批触网商家,也塑造了一大批阿狸高管和创业CEO。
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江湖称之为是阿狸的中供铁军!
这些人中走出来,程伟,后来创建滴滴。
有干嘉炜,王煋美团的COO,一手打造了美团的地推团队。
吕光渝,大众点评COO
陈国焕,赶集网COO
张强,去哪儿网COO
……
而陆炎瞧中的,正是另一时空,王煋六次邀请的干嘉炜。
此人,也算个传奇。
86年时,他在哈船舶念大一,忽然想退学做生意。
而他的父母都是工程师,自然拒绝承认读书无用论。可他们把干嘉炜押送回学校后,前脚刚走,那位后脚就跑了。
为了攒本钱,干嘉炜去乌镇酒厂做了搬运工,做了一阵后,通过关系干起了时髦买卖——利用双轨制倒腾钢材。
在万元户被人人称羡的时代,他有时一个月便能挣上一两万元。
年少轻狂,自然不能锦衣夜行。干嘉炜很是风光一阵,奈何天有不测风云。
89年4月,他打算通过部队的车皮把滇南的木头卖到江浙的煤矿。
不巧的是,滇南发生了地震,紧接着又是一场全国性“震荡”。
他本钱耗尽,一切归零。可要两件事稍微再晚一点,那一笔就赚大了,后面的人生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得已,他从生意人又沦落为上班族。辗转十几份工作后,逐渐意识到文凭虽然不代表能力,却在很多时候都是个有用的敲门砖。
于是,在离开大学5年后,他准备再上一次大学。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备战高考。91年考入了临安商学院。
邻里啧啧称奇:“老干家的儿子又考上大学了!”
在后来,干嘉炜加入江浙省燃料总公司,在京城呆了三年,然后去一个小镇卖煤。
而立之年,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待在夕阳产业。
2000年2月,这位感觉“阿狸这个公司名字听上去特不靠谱”的国企副科级干部,抱持着先转行再说的想法,进入了几乎是临安唯一的互联网公司——阿狸,成了一名“中国供应商”会员销售员。
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是个概念先行的虚头巴脑的东西,靠谱的新经济应该是IT和软件才对。
2000年1月,马芸在哈佛商学院组织的一次活动中大谈互联网时,即被同行的东方证券投行部老总认为严重不靠谱。
“长得像外星人,说话更像外星人。怎么可能呢?按正常逻辑,根本看不到他的这个愿景。”
而“中供”是一个没有实体的互联网预付费产品。客户付出1.8万元,获得的不过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账号,然后便要等待从未谋面的海外买家来询价。不少中小企业主连电脑都没有,更不用说上网了!
这样一个产品,拿给今天很多求职者,在那个年代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卖!
干嘉炜也是两个半月才出了一单,当时招他进去的营销副总都离职了,他也只差半个月就要被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