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85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85(1 / 2)

“马氏对朕有大恩,她在中都守了七八年,对祖宗的心意也算尽到。因此朕才派人接她回宫里来住。”朱高煦不动声色道。

马恩慧的身份确实有点特殊。

侯显躬身道:“是,皇爷。”

朱高煦便假装坐下来看奏章,但是好一会儿他连一个字也没看进去!便干脆丢下了奏章,抬起双手往上一撑、伸了懒腰。

接着他便用随意地口气道:“今日便不办公了。朕去见马氏一面,好当面感谢一句。”

侯显当然不予置评,立刻拜道:“皇爷稍后,奴婢马上准备好銮驾。”

在宦官宫女的簇拥下,朱高煦乘坐轿子出了乾清宫。御花园在西北边,一众人从西边的门楼出去、要经过西六宫附近的夹道。

那朴氏便被安排住在西六宫这边,这时不知怎地跑到夹道边来了。她在路边屈膝行礼道:“臣妾拜见圣上。”

最近这些日子,朱高煦不想找别人,只叫朴氏侍寝。她几乎天天到乾清宫睡,这算是非常得宠的表现了,于是宦官们将轿子停了下来。

朱高煦看着朴氏,见她一脸发自内心的欣喜模样儿,顿时心道:她的政治目的、是不是有点被忘了?

朴氏柔声道:“圣上今日回来得早呢。”

朱高煦道:“朕有点事,便下值早。”

宦官侯显立刻走了过去,好言道:“这天气倒是在变暖了,可风还凉着哩。您迎了驾,不必在外边站太久了。”侯显说罢挥了一下手,宦官们继续抬着轿子往西走。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朴氏仍躬身站在那里,似乎有点失落。她应该知道西边有一片御花园罢?

一众人来到了马恩慧住的院子外面。朱高煦下轿子,吩咐大部分随从在外面候着,只带了侯显等几个宦官进去。这院子里的宫女宦官都到门口来迎接,但马恩慧没出来。

院子里有一排房屋,其中一间屋子门口,便见马恩慧站在门口正望着这边。

她打量着朱高煦身上的红色龙袍,她的神情十分怪异而复杂;似乎带着微笑,却又有无尽的无奈和感叹。朱高煦走了过去,俩人竟然有片刻尴尬的沉默。

马恩慧默默地站了一会儿,终于屈膝执礼道:“妾身见过圣上。”

朱高煦笑道:“这算是奉诏了么?”

马恩慧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回应,只道:“请圣上里边上坐。”

房间的门敞着,朱高煦与马恩慧走进这间屋子,他在正北面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

又是一阵沉默,朱高煦主动开口道:“算来我们有六七年没见面了。”

马恩慧有点走神地喃喃道:“是。不知为何,妾身见到圣上,仿若故人重逢一般。可细想起来,我们总共只见过两三面,怕是算不上故人的。”

“时间却很长。”朱高煦道,“这么长的时间,朕念想过你很多次。”

马恩慧的脸顿时一红,抬头颦眉看了朱高煦一眼,用很低声音道:“圣上慎言。”

朱高煦仔细瞧着她的神情,情知她误会了,便接着说道:“因为你告诉了我、奉先殿那条地道,朕才侥幸得脱,不然哪有今日?朕念想着你的恩,常担忧你在中都有危险、朕便无法报恩了;但彼时中都在废太子之伪朝官军手里,朕的人马几乎未能影响到江北地区,亦是无可奈何。”

不料朱高煦一番解释之后,马恩慧的脸更红。她刚才举止还挺大方的,这时却埋着头一声不吭,好像地上有洞、想钻进去一样。

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

马恩慧很信任朱高煦,她至少完全相信他不会害自己、对自己是怀着善意的。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大概便是马恩慧对朱高煦一直有好感的缘故罢。

空气中飘着从御花园散来的百花花香,气味相杂繁复。一如马恩慧此时的心境。

刚才朱高煦说、这些年很念想她;马恩慧一时间当然想歪了,以为是一种轻浮的调戏。不料朱高煦很认真地解释,他只是念着恩情!

如此一来,马恩慧那句画蛇添足的“圣上慎言”,自然就是向朱高煦表明、她自己想错了意思。

于是马恩慧又羞愧又尴尬、无以复加。她原本很白净的脸,此时红得如同院子里的花瓣一样……

马恩慧的肌肤天生生得白,这是过了太祖皇帝法眼的相貌。

大明太祖出身卑微,但他是个生性风流的人,生前长得也是气宇轩扬;还没出人头地的时候、他便四处沾花惹草,打仗的时候也不能缺了女人。太祖一生御女无数、难以胜算,看妇人,他的眼睛非常尖。

而允炆在文官们的出谋划策下、一向表现得很有孝心,深得太祖喜爱。太祖常常以己度人,他自己好美色成性,以为孙子也很看重这个;于是太祖为允炆选妃时,那是千挑万选、看了很多都不满意。直到看见了马恩慧,太祖径直一拍掌说:就她了!

马恩慧的个子长得很高挑,头发又黑又密,鹅蛋形的脸上、眉毛眼睛乌黑灵秀,皮肤十分白净;她长得一点不胖,但该大的地方十分丰腴傲人。她全然不像一些大家闺秀一样,小巧娇弱,却自有几分母仪之气势。太祖那时就在考虑把皇位传给允炆了,当然要为允炆挑一个不小家子气的妃子!

不过马恩慧被幽禁了七年之后,眼神已然没有当年的自信从容,她的眉宇间常带着几分幽怨阴郁之气。在古色古香的房间里,她穿着朴素的衣裙,这样的气息更甚几分……

这会儿朱高煦开始慢慢说起往事了,大致在说他怎么在毫无防备之下、陷于宫中走投无路的事。

马恩慧知道新皇登基,一开始的事情非常多;但眼下看起来,朱高煦似乎很闲,他的话也不少,十分有耐心地详细讲述着事情……或许他不是闲,只是愿意与马恩慧说话罢了?

马恩慧自己的话反倒很少,她只是时不时回应一句。她的声音毫无不细声细气的感觉,而是一种女人味十足的声音,大概因为她本来就不是小家碧玉的那种人。

她甚至有点走神。偶尔等朱高煦说得起劲时、她会转过头,仔细看朱高煦的侧脸。她明亮的眼神带着幽怨、浅浅的伤感、认真、感叹、不舍。

那眼神,正照应着她的心一样纷乱纠缠。

其实马恩慧觉得,自己不应该称作朱高煦为圣上,她根本不应该承认他的皇位!因为整个燕王系的人、都是非法强夺她家先君儿子的皇位。

但是马恩慧“奉诏”时,只是心里有点纠结,却没有半点不情愿。被关押了七八年之后,她早就面对了现实;而今的局势下,她反而最希望朱高煦能做皇帝!

她又觉得自己应该恨朱高煦,因为那是国仇家恨!可是她无论如何也恨不起来,她甚至对朱高煦很有好感。

有时候马恩慧自己也很困惑,一个人究竟该遵从“应该”,还是该听从本心?

或许高煦的年龄比她小一点,马恩慧看到高煦眉飞色舞地说得起劲时,她总觉得高煦还是个充满活力的大男孩。他笑起来的时候,被太阳晒黑的脸上露出洁白的牙齿,看起来十分亲切。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险恶之心的“大男孩”,如何能绝地反击、击败了整个大明朝廷的君臣和官军的;或许高煦只在她的面前,才掩藏了凶猛的一面?一时间马恩慧心里又带着一种崇拜与敬畏。她的一切感受,都非常矛盾。

此时她又想起了初次见面的那次误会,高煦为了救她的性命、向她的嘴里吹气,便是用那口牙齿洁白、嘴唇厚厚的嘴……

她的心头一乱!

马恩慧忽然无礼地打断了朱高煦的话,她的生气毫无前兆,口气不善地说道:“圣上,您现今是大明亿兆百姓之君父,应该多想想怎么治理国家。你的皇位来之不易,牺牲了多少人?而大明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您要做明君,亦绝非易事。圣上以国事为重罢!”

朱高煦愣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生气,抱拳道:“朕当谨记堂嫂的告诫。”

马恩慧见一个用武力征服了洪熙朝的帝王、竟然如此好的态度,不知怎地,她心头却更气了,脱口说道:“圣上以后少到这里来!”

说完如此无礼的话,马恩慧顿时又有点后悔,她立刻加了一句:“圣上让我在居住衣食上都过好了,我也是感谢您的。不过圣上天下,无须花费光阴在我这等人身上。”

“我做的事都是应该的。”朱高煦道,“你我虽只有数面之缘,但我看堂嫂特别面善;你对我的大恩情,亦不敢忘。只要我还在,必定会一辈子好好对待堂嫂。”

马恩慧的脸顿时发烫,她又气又伤心,再次没好气地说道:“不要再说这种话了!我告诉你密道,哪想得能救你的命?那只是个巧合,以后不用再提了!”

朱高煦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打量了马恩慧一会儿,他便站了起来,抱拳道:“堂嫂舟马劳顿,朕便不多说了,这便告辞。你歇着罢。”

马恩慧也站了起来,屈膝执礼道:“恭送圣上。”

朱高煦走到门口、又转过头,说道:“对了,朕会让堂嫂看见,朕不仅能在马上用武力夺取天下,也能治理天下!朕必定能让大明朝富强文明。”

马恩慧知道他误会了,她根本没有丝毫看不起朱高煦的意思;可她究竟是怎么个意思?连她自己也说不清。

马恩慧久久站在椅子旁边,目送朱高煦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她却仿佛入神了一般。

……朱高煦走出房门,然后与门外的几个宦官一道出了院子。

他走到轿子跟前,又回头看了一眼院门里面。他轻轻叹了一口气,便对少监侯显道:“好生对待朕的恩人,决不能亏待了她。”

侯显忙郑重地抱拳道:“奴婢遵旨!”

朱高煦走到了轿子上。侯显喊道:“起驾!”

空气不冷也不热,清新湿润,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切都那么淡,却叫人心里弥漫着温柔与舒适……朱高煦当然不怪马恩慧。

他只是没想到,故人重逢,会弄出一点小小的不愉快,竟会是这么一副模样。

正常想来,马恩慧那种处境,原先在凤阳担惊受怕、生活无望;现在她得到新皇的庇护,重新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应该高兴才对!

刚才朱高煦却没觉得她高兴,她似乎想到了现实以外的、某种期待;但是她又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才会产生不顾后果的气恼?

妇人的心思,着实不是那么直率。

朱高煦想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再次微微轻叹了一声。

后宫的这段道路,两边都是红色的宫墙,这是一段夹道。朱高煦坐在轿子上,两边风景单调,他不由得犹自沉思着……

刚才朱高煦与马恩慧见面之时,他描述了很多前年逃离皇宫的事。

此时朱高煦自己也细细地重新温习了一遍、有关各种细节。他忽然重视起了一个人、一个以前他忽视的人:宦官王寅!

当时妙锦在宫中警示朱高煦、派来的人就是王寅。在那种关键时刻,王寅帮了妙锦和朱高煦;之后朱高煦、便几乎没有再猜忌这个宦官了。

加上逃出皇宫之后,朱高煦满心愤恨着东宫的人!他埋怨“靖难之役”后,东宫夺取胜利果实摘桃子、想把他当垃圾处理掉。接着朱高煦便一直顾着起兵造反,眼睛里差不多只有高炽一党,早已忽视了别的细节。

所以朱高煦对宦官王寅所知不多。

所知之事仅限于:其一,王寅以前是建文奸谍章炎的遗孤,朱高煦追踪妙锦到灵泉寺时、见过那个当时几岁大小和尚;其二,王寅的干爹是永乐初的御厨太监王狗儿。

此时朱高煦专门琢磨此事,才发觉这个王寅的身份十分奇怪。王寅在北平被救走的时间段、建文朝廷仍然当权,他是怎么变成宦官的?而且恰恰变成了王狗儿收的干儿子?

而王狗儿现在的身份十分特殊!

朱高煦想到这里,顿时直觉这可能是一条线索!

眼下妙锦等人还没进京。朱高煦打算等妙锦和王寅到了京师之后、再详细问一问内情,或许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世事往往便是如此,有时候十分明显的东西,因为它在角落里太小了、人们便视而不见。等到蓦然回首发现时,才醒悟原来线索就在手边!

第六百零九章 马公

湖广那边来的人,高贤宁最先进京。他立刻被任命为大理寺卿;以锦衣卫指挥使张盛、北镇抚使杜二郎、北镇抚司总旗姚芳为佐,高贤宁接手了薛岩未尽之事。

直至二月下旬,汉王府官署、家眷、护卫等大队人马才抵达了京师龙江港。朱高煦任命王贵为司礼监太监,派人安顿家眷暂于西六宫之中,等待册封。

朱高煦在乾清宫与家眷们见面后,来到了东暖阁,即刻召见妙锦与宦官王寅……

最先走进隔扇内的人是妙锦,她向坐在御案后面的朱高煦叩拜行礼,身上还穿着一身宽松的道袍,头发梳着发髻。

朱高煦道:“免礼。”他接着向站在旁边的侯显、王景弘挥了一下手。

两个太监立刻告退,退出了东暖阁。妙锦微微侧头看了一眼,神情竟然有点不自然起来。看见左右全被屏退,她比较了解高煦,朱高煦有时候“修车”是不分场合的。

“妙锦在凳子上坐罢。”朱高煦却没有轻薄之意。

妙锦抬头看了一眼他身上穿的黄色龙袍,说道:“谢圣上。”

“你不用拘礼了。”朱高煦打量了一会儿她,很快便又开口道,“我想起那个宦官王寅,似乎与王狗儿有关系。王狗儿现在在诏狱,涉嫌谋害先帝!”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