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22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22(1 / 2)

海涛忙拜道:“奴婢谨遵懿旨。”

就在这时,张氏冷不丁地问道:“张辅现在何处?”

海涛道:“回皇后娘娘,照最近报到宫中的奏章,英国公刚进云南。英国公奉诏,与贵州镇远侯(顾成)合军攻云南;但英国公行军非常缓慢,上奏言云南的南部山林纵横、补给艰难,他要先在沿途修建据点和仓库。”

海涛想了想,又沉声道:“英国公此前还曾上书,他是反对与顾成合击云南的。后来朝廷下旨他北进,他才动身。”

“哦?”张氏一副十分关注的表情。

海涛便道:“英国公得知汉王军去四川后,上奏提出了一些主张,与进攻云南的旨意大相径庭。

他认为薛禄绝不是汉王的对手。四川失陷后,云、贵、川三地战场是为一体,朝廷应先封一个平汉将军,统筹云、贵、川全局;而不是让薛禄、顾成、张辅各自为战。英国公的意思,必定是想圣上封他做平汉将军;西南的三个勋贵,只有他英国公的爵位最高。

英国公还言朝廷不宜急战,提出了‘围困西南,固守贵州、分割云川’的方略。奴婢听猛哥解释,大致是英国公主张求稳,欲先把汉王堵在西南,稳中求胜,所以才不太愿意和顾成一起去进攻昆明。”

张氏认真地听完,只问了一句:“张辅是一个有才干的人罢?”

海涛道:“奴婢听外朝的武臣们比较,‘靖难’功臣里,张辅该是最有能耐的人。”

张氏不动声色道:“武臣不止有‘靖难’功臣的。”

海涛愣了一会儿,忙道:“除了汉王麾下的那些人,朝廷里的魏国公(徐辉祖)、江阴侯(吴高)、宁远侯(何福)这些建文朝的人,在‘靖难之役’中让先帝十分头疼,因此必定是有些能耐的!不过那些人却不如英国公、阳武侯等人靠得住了。”

张氏正色道:“咱们都得到了圣上的恩惠,便要为圣上分忧。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能帮上圣上,咱们一定要为他们着想!”

海涛躬身道:“娘娘教训得是,奴婢谨遵懿旨。”

第四百零五章 不着痕迹

酉时诸衙下值后,京师城内依旧熙熙攘攘,市面繁华。

翰林院侍读高贤宁从洪武门出来,骑着一头驴独自往西南方向走。他把奴仆也打发回家了。

高贤宁家住在太宗皇帝赏赐他的宅邸,但回家并不走这条路。他今天也不是想回家,而是要去聚宝门附近的秦淮河畔;每隔十天半个月,他都要去那边走一趟、顺路看一看沿途风景。

汉王悄悄购置的玉器铺,就在聚宝门和秦淮河之间。

那间玉器铺大多时候都关着,一年高贤宁不一定能进去一两次。他平素往这边走得频繁了,怕有心人注意到这样的蹊跷细节;所以高贤宁路过玉器街后,通常还要去另一个地方。

这边还有一处很有名的所在,太祖皇帝亲手开办的官方妓院“金陵十六楼”之一的醉仙楼。高贤宁没有做官之前,就常出入青楼酒肆;而今在京师时不时去一趟醉仙楼,那便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

吟诗作赋风花雪月、与在官场醉心于勾心斗角之间,高贤宁觉得两者很不搭调。他做官后,完全没有了狎妓的心思;去醉仙楼,起初确实是为了遮掩某种行踪。

但高贤宁在醉仙楼认识了那里的头牌叫付惊鸿,接着他每次去醉仙楼,便成了一件心甘情愿的事。

京师不愧为天下财赋聚集之地,连姑娘也比地方上的多姿多彩。那付惊鸿见过高贤宁数面之后,似乎猜出他是官员,她便不吟诗作赋谈论琴棋书画,也不会丝毫打听高贤宁的公事;却总能在言语之间,不着痕迹地给与高贤宁一些安慰。

不过善解人意、貌美如花的姑娘,又是醉仙楼的头等红人,价格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去得太频繁了,连高贤宁也感觉囊中羞涩……

高贤宁到了秦淮河北岸的大功坊,到一座小院里先换下了官服,然后再过桥去醉仙楼。毕竟去狎妓、若穿着官服有失体统。以前他来这里换衣服,发觉有人跟踪过,后来便没人管这件事了;或许密探们查到他这种诡异的作为,只是为了狎妓而已。

高贤宁继续骑着马驴,穿过玉器街,然后准备去醉仙楼。

但他忽然发现,那间玉器铺,今日竟然开门了!

高贤宁把毛驴拴在楼梯下面,便走到楼上的大门口。他踱步进去,看到一个布衣大汉坐在柜子后面,埋着头正“噼噼啪啪”地打着算盘。高贤宁与那大汉已经见过许多次面,汉王府的人、叫陈大锤。

陈大锤抬头一看,瞳孔立刻微微收缩。而今彼此间连信物也不用,陈大锤径直问道:“您是骑马来的,还是乘车来的?”

高贤宁道:“骑的毛驴。”

陈大锤道:“请到书房里等一会儿,俺去去就来。”他说罢先把大门关了,然后走出了后门。

高贤宁到里面一间书房里,拿起一根鸡毛掸子扫了几下椅子,便坐在那里等着。过了一阵子,陈大锤返回了书房,在里面的架子上翻找了一会儿,找出一封书信,递了上来。

信上写的并不是汉王手迹,却是高贤宁的老师齐泰的字!

陈大锤道:“贵州那边查得很紧,俺先去了广西,绕道来的京师,耽搁了不少日子。这一趟差事,俺不是奉汉王之命,王爷去四川了,奉的是都督府执事、汉王府右长史李先生的意思。”

“李先生?”高贤宁瞧着信上齐泰的字迹,随口问了一句。

陈大锤道:“李昌珏。”

“呵!”高贤宁立刻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李昌珏是高贤宁的同窗,齐泰的学生之一,不过因得了重病、早就退出了科场。

陈大锤看了他一眼,道:“王爷带兵北上之前,曾吩咐留守汉王府的文武、宦官,诸事都不必对李先生隐瞒。李先生详问了一些京师的景况,认为可以尝试离间张辅和伪帝(朱高炽)的关系;因此派俺来京师走一趟,找几个人办事。”

高贤宁点了点头。

陈大锤继续道:“据说当年解缙劝先帝立太子、说了一句‘好圣孙’!如此一来,若是有流言传到伪帝耳里,言伪帝能当上太子和皇帝、全靠有个得先帝喜爱的好儿子,伪帝作何感想?伪帝极可能会厌恶其长子(瞻基)!

这样的事会让张皇后惴惴不安,加上张辅长女又封了贵妃,仅次于皇后之下。张皇后便会与张辅家产生芥蒂,接下来,或许会发生许多不好预料的事。”

高贤宁简短地插了一句:“张贵妃有喜了,刚传出来的消息。”

陈大锤道:“那李先生的离间计更有可能起效啦!张贵妃要是生了个儿子,而伪帝又厌恶皇后的儿子,皇后的地位就会受到动摇。”

高贤宁沉思不语。

陈大锤“嘿嘿”笑道:“文人肚子里的弯弯绕绕就是多,李先生连妇人之心也揣摩得透!高侍读可知李先生怎么说张皇后的?”

高贤宁好奇地反问道:“先生怎么评断的?”

陈大锤道:“张皇后与伪帝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既想保住伪朝皇权,又要争取自家的权势。若是两者相互矛盾,她还能抛却大局,为自己谋私利,妇人便是如此。还称圣人讲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高贤宁不置可否,沉吟道:“‘李先生’之意,是要借张皇后之手,挑拨伪帝与张辅家的信任?”

“大概是这个意思罢。”陈大锤道,他顿了顿又问,“最近朝里有没有要被整的人?”

高贤宁道:“解缙和郭铭。解缙已经去安南国了,郭铭可是汉王的岳父……郭铭长女郭妃,从伪帝登基到现在一直没有出现,据说被关押在东宫。其中缘故不明,或许是因为郭家是汉王岳父家的缘故,又或许在伪帝登基前后,郭妃做了甚么错事。现在朝中御史都在盯着郭府,想抓住把柄弹劾,奉承伪帝。”

陈大锤想了想道:“那还是拿解缙动手比较好。当红的言官是谁?”

高贤宁对答如流:“御史陈瑛下狱后,刑科给事中耿通极为受宠,他不像陈瑛那样逮着谁就弹劾,但弹劾过的人没有不倒霉的。”

陈大锤点头道:“俺凑准机会,写一封告发信放到耿通门口去。告发解缙在安南国满腹牢骚,逢人就说皇帝靠儿子上位。”

高贤宁道:“您得小心一些,我在朝里帮你们推波助澜。”他站了起来,忽然又说道:“解缙身上的虱子太多,告他不一定有作用,而告发郭铭也是可以做的。虽然郭铭是汉王岳父,但即便咱们不做,郭铭迟早也要被清算。若是告发郭铭,此事更不会被人猜忌是汉王府的阴谋了。”

陈大锤一脸难色道:“高侍读来做?”

高贤宁点了点头。

陈大锤摸出了两张纸和半枚印章,一张是银票,一张是字据,他说道:“汉王府拨了一些钱给高侍读花销,你请核对一下数额,签字画押。这张银票是徐家钱庄开的东西,京师也有他们家的钱庄,拿银票和印章去便能兑换。”

高贤宁提起笔写上名字,拜道:“代我多谢汉王,向李先生问安好。”

高贤宁得了一大笔钱,走出玉器铺时,想了想继续往醉仙楼去了。

醉仙楼里的噪声既不太大,也不显得冷清。当红头牌付惊鸿在房里准备了一桌酒菜,陪侍着高贤宁。她先给高贤宁斟酒,陪他说话,见高贤宁心事重重的模样,便住嘴走到琴台后面、弹了一曲清心的曲子。

一曲罢,付惊鸿复来斟酒,先寻找话题说:“可不是谁花钱,妾身就情愿陪谁喝酒。那个造反的王爷、汉王,几年前来过醉仙楼,当众嚷嚷说他有的是钱,哎呀,那个场面真是叫人难堪。”

高贤宁听她提起汉王,心里顿时一紧张:她怎么突然提到了汉王?难道这女子聪明到看出自己和汉王有关系?

高贤宁观察了一会儿付惊鸿,觉得自己可能过于紧张、太多虑了。

“醉仙楼待姑娘好么?”高贤宁露出笑吟吟的样子。

付惊鸿道:“当然好,这里便如同妾身的家一般。”

高贤宁小声问道:“假使有一件事要付姑娘抉择,或叫醉仙楼倒台,或叫付姑娘沦落街头卖唱,姑娘如何选择?你可不能蒙我。”

付惊鸿撇了撇嘴儿,低声道:“妾身若说,为了醉仙楼、情愿自己活得那么惨,那该是多虚假的话!公子能相信么?”

高贤宁听罢笑了一声:“这便是在下欣赏姑娘的地方,姑娘是性情中人,无论何时何地、也不全在逢场作戏。只是身价确实不低呢。”

“公子若要别人的心,当然就贵了。”付惊鸿轻轻掩住朱红的小嘴儿。

高贤宁用玩笑的口气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付惊鸿撅起嘴,嗔道:“公子这样说话,人家可要生气了!”

高贤宁看着她笑道:“姑娘的好处,除了是性情中人,你那了得的小嘴也是最让人销魂之处。”

第四百零六章 好兄弟

太平场烧焦的废墟上,许多百姓从临时搭建的草棚里出来了,纷纷围观着大路上来的一群驴车和独轮车。车队前边还举着旗帜,上面写着:成都府库。

人们闹哄哄一片,站在大路边议论纷纷。

“交粮容易得很,领粮的时候抠成啥样了!说是发八个月口粮,一个人却只一石米,能吃八个月迈?之前给房钱,一座宅子才五文!”有个妇人抱怨着。

旁边双手拢在袖子里的老头笑道:“李家的,大军入川没抢你就算好嘞,能给你钱粮,可别嫌少。你是不晓得,要是往回算三十年,成都府兵荒马乱嘞,从官府手里拿钱粮?想得安逸哦!”

另一个妇人道:“谁不晓得你们李家地多,西边那一大片水田收租也吃不完,你们还靠那点口粮?汉王意思一哈,都别太当真。”

“别忘了免三年赋税徭役,那才是大头!”一个中年汉子道,“汉王占了成都还阔以嘛,没有传言得那么差。往后几年不用交粮啰,今天领了米,中午去吃顿白家肥肠,硬是要得。”

老头道:“天下是朱家嘞,汉王也姓朱,我看都差求不多。”

……汉王行宫,设在成都后卫指挥使李让的府邸。这件事,让很多当地的文武官员艳羡非常。

李让啥也没干过,既没有参与太平场会战,也没能守城。他被锦衣卫请到布政使司衙门里走了一趟,好生生地回家、被看守在府上旬日;然后等汉王军进了城,李让摇身一变,变成了成都官场上炙手可热的红人。

李让府上有大量家眷和私养奴仆,汉王能放心住在那里,算是十分信任了。何况李让在自己家就能见到汉王,是个在新上位者跟前说得上话的人;一时间便是三司大员,对李让也客气了起来。

不过朱高煦在堂屋里议事时,李让想面见汉王也被侍卫拦住了,要他离五十步外等着。

后宅住着李让的家眷,朱高煦等人住在第一进院子里,他和部将们都不进去的。中堂变成了朱高煦的中军大帐,里面挂着许多地图,堆着各种卷宗。

在中堂里的人,依旧是原来那几个,除此之外还有沐晟、终于到达了成都。屋子里有瞿能、沐晟、刘瑛、韦达、侯海等人;最近加入汉王麾下的文武,并不能参与军机议事。

朱高煦指着书案后面的粗糙宽大的地图,用毋庸置疑地口气道:“贵州虽贫瘠,但在西南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若不能攻下贵州,云川二省被威胁侧翼,守住了云南也没多大用。即使盛庸平安寡不敌众,不能守住云南,也还有退路、走零关道来四川;咱们用云南换贵州也是值得的!”

瞿能道:“末将附议。”在场的几个人纷纷附和。

朱高煦听罢呼出一口气,说道:“而今咱们在四川的兵力达到二十万步骑,算来还不止。大概有三万多卫所正军和蜀王府护卫军,于大战之后逃散到了各地;只消以军饷封田为条件、再威慑以军法,假以时日还能增兵两三万人!

不过现在局面仍不明朗,咱们不能停下来。稍作休整,我便得尽快率军去贵州。”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