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20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120(1 / 2)

他深吸了一口气,冷冷地注视着战场。时不时轰鸣的炮响、火铳如炸豆一样的密集爆响、箭矢的嗖嗖呼啸,以及人们的充满恐惧和愤怒的呐喊、惨叫、哭喊,在他的耳边回荡着。

不被表面的混乱所迷惑,一如不被俗世的浮华所改变,这是瞿能对自己的要求。

瞿能看了一眼前方的骑兵混战,又回过头,见跟着自己过来的一大群骑兵也渐渐勒马聚集在身后。许多火把照耀着无数不同的面孔,还有近半的骑兵没有举火,他们拿着弓箭没法打火把。

“传令右翼骑兵,把头盔上的孝布摘了!”瞿能道。

“得令!”

接着瞿能又道:“权勇队第一冲左衡在前,右衡随后。各部骑兵立刻出动,到敌军前后大阵之间,然后掉头攻官军前军后侧!”

两个亲兵接过令旗,调转马头向东奔去。

瞿能又交代了亲兵一些言语,叫他们再次去骑兵中传话。

没过一会儿,近处的马蹄声再度骤响了起来,数百骑率先出动,先向西奔腾出去。他们很快冲进了乱糟糟的骑兵混战区域,但那股骑兵举的一串火光没有任何迂回,直接往西面进发。

数百骑一衡骑兵,陆续越过汉王军右翼大阵,一队队向前冲去了……

官军大阵上照样是一片火海,大多数人都没拿火把,但打着火把的军士到处都是。前后两军大阵之间相距数十步,有很宽的间隙,不过中间空地在弓箭射程之内。

汉王军骑兵冲进中间的空地,竟然没有被步弓攻击。两军的衣甲差不多,晚上根本分辨不清,唯一能分辨的孝布、也被汉王军骑兵从头上摘了。

“你们是谁的骑兵?”月光中有人大喊了一声。

但没人回答。汉王军权勇队左冲奔跑进空地,率先迂回向官军前军后翼,“杀!杀……”呐喊声随之响起。

顷刻间,有序的火把开始移动变乱起来,大片的人群里嘈杂不已,喊叫声、惨叫声、马蹄声不绝于耳。

更多的骑兵过来了,骑兵听到武将的下令,齐声大喊:“咱们的汉王回来了!”

诸部一边冲杀,一边喊着各种话,“四川卫所的弟兄,弃暗投明!”“汉王回来了!”“弟兄们向北走,都是自己人!”“太平场,兄弟重归于好……”

官军前军侧翼的后方一片混乱,无数人的喊叫声在平坦的夜色里传得很远。

就在这时,官军的东面、瞿能带领汉王军右翼主力,对北侧大阵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人数一多,进攻的阵队很容易混乱,但官军的大阵更乱。

瞬息之间,官军侧翼的人群大片崩溃。

几乎所有人都没能回过神来,溃散就开始向远处延伸蔓延!

浩瀚的火海大阵,成千上万的大方阵,无数的铁甲战兵,原本像是牢不可破的大军。但是弹指之间,山崩海啸的景况就发生了!混乱的火光,奔涌的人群,向四面扩散,没有任何人能掌控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能逆转此时的形势。

兵败,简直如山倒。

无数散乱的火把、隐隐约约的人群,真的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在向北流淌。圆圆的月亮、在龙泉山脉黑影的上方;人们无法看清楚别的光景,但方向还是分得清楚的。

过了许久,官军后军的左翼数个大方阵举着火,开始向前推进。官军大将似乎想增援前军左翼,以防止败局向中军扩散。但乱糟糟的人群实在太多了、夜里人们也看不清楚情况,饶是各方阵间有空隙,乱军还是反噬进了后军侧翼!

崩溃的规模迅速升级,更大的混乱越来越严重。

超过十万人规模的大阵,在夜幕中动荡起来,场面十分浩大。仿佛所有人都在喊叫!朦胧的星空下,如同森林火灾中万物的慌乱,惊天动地。

而看不见头的浩大汉王军中,却是另一番光景。

“汉王!汉王!”“汉王军万岁!万岁……”东边一片片汉王军大阵中,激动的喊叫声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呐喊响彻于大地。

第三百九十九章 胜败论英雄

夜空下无数的火把分外绚丽,欢呼声响彻四野。胜利的激情在人海中燃烧。

这样的场面和气氛,恍若战争已经结束、人们所求的一切都唾手可得了一般。朱高煦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的脸在火把的亮光下隐隐露出了放松和疲惫。

他骑着马,每走到一个地方,将士们的欢呼声就骤然变大。“汉王!汉王……”呼声此起彼落。

这时瞿能骑着马从西边迎面过来了。在吵闹的声音中,瞿能拍马上前,抱拳道:“禀汉王,刘都督和诸将已率众追出去了,俘兵越来越多。”

在如此气氛下,瞿能看起来额外冷静和淡定。

朱高煦吸了一口气,十分认真地注视着瞿能的脸。朱高煦的眼睛里泛着火把的火光,显得更加明亮。

“瞿都督用战场上的胜利,挽回了自己的名誉。”朱高煦说道,“胜败不能论英雄,但英雄只能以胜败来验证。”

瞿能镇定的目光闪过一丝感激和激动,若有所思片刻,随后便抱拳执军礼道:“汉王运筹帷幄,主持大局,末将不敢居功。”

朱高煦赞许地微微点头:“本王心中有数。”

他说罢,回顾左右道:“派出更多的人马,去收拢敌军败兵。”

众将纷纷抱拳道:“得令!”

“驾!”朱高煦轻轻一踢马腹,带着亲卫骑马继续向北走。骑马奔跑,没一会儿他们就看见太平场出现在视线内。

集市上许多房屋还没烧尽,变成木炭的房梁木头仍发着暗红的光;四处的余烬仿佛夜幕中龟裂的裂口一般。烟味很浓,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层雾气。

太平场周围很吵闹。朱高煦骑马靠近时,借着四处的火光、看到许多军士蹲在地上,众人都没有兵器……人们学得很快,丢兵器蹲着,便表示投降,一天之内就形成了这样约定俗成的规矩。

“严禁杀俘!”朱高煦大声喊道,“四川诸卫所的弟兄,曾追随本王在安南国出生入死。将士们定不愿与我为敌,而今不过是慑于残暴将领之淫威、被迫出战罢了!”

许多蹲着的降兵纷纷循声望过来,无数目光聚集在朱高煦这边,嘈杂声更大了,“谢汉王不杀之恩……”“弟兄们愿追随汉王……”

朱高煦带着侍卫在各处转悠了一圈,时不时喊这样的话。

接着他又当众下令:“告诉那些逃走的百姓,四川布政使司全境,即将由汉王府治理!从今年起,太平场所有遭兵祸之户,三年免田赋、徭役;并由官府府库开仓放粮,调拨谷米口粮发给各户,直至明年秋收。”

……夜幕降临后没过多久,战场已经崩溃;但战斗远远没有结束,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逃亡、追击、抵抗、投降,各处的事情还在接连地上演。

散在浩瀚夜色中间的军队,已经不能被任何人掌控。形势就像大雨后的洪水一样,遍地横流。

“砰!砰!”几声巨大的撞击声传来,把薛禄从出神之中惊醒。

薛禄抬头一看,几个军士刚撞开了一栋瓦房的木门。随即传来军士们骂骂咧咧的声音,“刚不久还见此地亮着灯光,咱们一过来就灭了!”“快找水!”

远处的狗叫随后愈演愈烈,许多狗都陆续吠叫了起来,叫人心烦。

周围许多人都翻身下了马,站在院坝里歇息。薛禄却仍坐在马上一言不发,也一声不吭。

他有一种四肢不听使唤了的感觉,忍不住活动了一下手臂,发现并没有失去知觉……或许他只是对自己拥有的兵力力量、失去了使唤的感觉。

失败感似乎来得很迟缓。仿佛掉到冰窟里的心,渐渐地被怒火烧得几近炸裂;怒火烧了一会儿,沮丧和无奈又像冷雨一样浇上来,让他无处发泄,恼羞与恐惧交加……

其实在前军左翼崩溃的那一刻,薛禄就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可当时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到了那个地步,一切都晚了!

薛禄在想,究竟从甚么时候开始,才来得及挽回?或许此刻再想这些,已是毫无用处,世上没有后悔药。

他惊魂未定之余,这时才渐渐意识到眼前的情况。火把亮光之中,周围还有十几个武将,以及一些骑兵;薛禄冷冷地观察着那一张张脸,大多都比较面生。

想起战场上、很容易便投降反水了的无数人,薛禄此时看到身边的这些人,心中充满了戾气和戒心。

薛禄看准自己腰间的刀柄,冷冷道:“事已至此,你们就不想拿我的首级,去投叛贼汉王?”

许多人的神色骤变,周围顿时没有人声了,只剩下狗吠在远处烦躁不休。

终于有人开口道:“胜败兵家常事,叛军不过打赢了一场仗而已。朝廷数百万兵马,迟早平定汉王叛乱!”此言一出,陆续有几个人附和起来。

这时军士们提着水桶出来了,大伙儿便走上去舀水,先送到薛禄跟前。拿水过来的人是谭济,新任锦衣卫指挥使谭清的堂弟。彼此都是京师来的人,又是“靖难之役”中一起出生入死过的,谭济让薛禄更放心一些。

薛禄喝了一口水,便从马背上翻身下来,把缰绳递给身边的军士:“给马也喂点水。”

“是,大帅。”军士答道。

诸将接着也围到水桶边喝水。还有人借着夜色,到角落里如厕去了。

谭济凑上来,小声道:“大帅是圣上亲封的阳武侯,这些四川武将没胆子动您。”

薛禄往外边走了一段路,招呼谭济上来说话。谭济接着低声道:“不过侯爷大败,丧师十万之众,恐怕朝里会有不少人会弹劾咱们。最险之地,还是京师哩。”

“瞿能的家眷还在成都城?”薛禄忽然问道。

谭济想了想道:“好像是!建文年间,瞿能被调走之前一直在四川,当着都指挥使;永乐初,瞿能父子被关押在北平,后来传言被大火烧死了。但朝中一些人不太相信,便派了锦衣卫和奸谍到成都守着瞿能的府邸,意图不明。瞿家剩下的人,应该一直在成都府。”

薛禄铁青着脸道:“回成都城,先灭瞿家!”

谭济一脸惊讶,皱眉道:“大帅欲杀瞿家家眷泄愤?不先奏报朝廷?”

薛禄冷冷道:“他们死,咱们便活了。”

谭济眉头依旧皱着,好一会儿没吭声,低头沉思着甚么。

众将士歇了一会儿,便继续骑马向成都府方向赶路。这时圆圆的月亮已经到西边平原的地平线上空了,东边的天空渐渐泛白,光线比月光更亮。大伙儿的火把也燃尽了松脂,陆续被人们扔掉。

天刚亮、未亮之际,景物仿佛都没有了颜色。白蒙蒙的雾气、灰暗的天空,成都城楼巍峨的黑影,已朦胧矗立在雾气之中。

薛禄来到四川出任都指挥使兼总兵官时,随行带了一股京营骑兵。天亮之后,那些骑兵大多都逃回城了,并未向叛军投降……毕竟家眷全在京畿地区,将士们还想回去与家人团聚。

瞿府一大早就遭了大难,薛禄调骑兵冲进府邸,将锦衣卫的人驱逐出门,然后杀掉了所有人!瞿能的另一个儿子瞿郁,以及其全家一干人等,头颅被斩下来挂到了城门上,排成一排,场面十分恐怖!

薛禄一面调兵去灭瞿家,一面去布政使司衙门见郭资,劝郭资与他一起去重庆府。等湖广的援军到来,再攻成都府!

此时郭资已得知前方战事结果,却只字不提,他对薛禄是否还能调动援兵的说法、不置可否。郭资镇定地说道:“成都城尚有三万守军,我再聚集一些军余、青壮助防,凭借城防工事尚能守城;再立刻上奏朝廷,请援军入川。”

他反过来劝薛禄:“薛侯何不留在成都,一起死守此城。只要熬到援军到来,或能将功补过,尚有一线生机!”

薛禄想了一会儿,摇头拒绝了。

就在这时,一个绿袍官儿走到书房门外求见。得到准许,绿袍官儿便疾步走进来,在郭资耳边耳语了几句。

“薛侯派人血洗了瞿家?”郭资脸色一变。

薛禄一声不吭,默认了此事。

郭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轻轻挥手叫绿袍官儿出去了。他在书案旁边来回踱了几步,忽然沉声道:“阳武侯不愿意留下来死守城池,便是以为找到了这样的活命之法?”

薛禄咬牙切齿道:“四川布政使司地盘上,有太多叛王(朱高煦)与瞿能的旧部,如此对阵十分不公平!何况现在只剩三万对阵叛军十余万,这仗没法打!等本将熬过这一关,势必卷土重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郭资道:“阳武侯不趁现在将功补过,朝廷还能给你兵报仇?”

薛禄道:“我自有办法。”

郭资长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人各有志,我也无法勉强阳武侯。”

薛禄听罢也不多言了,抱拳道:“如此,告辞!”

第四百章 静静的锦官城

阳武侯在太平场大败的消息,很快已传遍全城。成都诸城门陆续戒严。

成都后卫指挥使李让的人马、全都调去了前线,统率后卫的武将却换了人,所以他未能追随薛禄参战。

一大早李让慢慢用了早膳、穿了衣甲,在奴仆将士的簇拥下走到家门口。这时两个穿着布衣的汉子,已站在门房旁边等着了。他们迎上来,拿出一张盖着印章的纸和锦衣卫腰牌,其中一个说道:“请李指挥使与咱们走一趟。”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