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大明春色 >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3

《大明春色》TXT全集下载_3(1 / 2)

当初齐泰和黄子澄都力主削藩,具体方略上,齐泰主张擒贼先擒王,突然拿实力最大的燕王开刀;而黄子澄则主张先剪羽翼,争取舆情,从实力稍小功劳不多的周、齐、湘、代等诸王开始。最后圣上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主张。

而齐泰对黄子澄这个人的看法,是此人私心稍多,善权术、重党羽。

想罢,齐泰便改变口风,说道:“圣上金口玉言,下旨缉拿杜、王二人,既不可轻变。臣进言,再责高阳郡王违法,令其禁足,闭门思过。”

黄子澄马上也道:“臣附议。”

朱允炆稍作思量,便点头道:“便依尔等所请。”

……当天黄昏时分,世子府上却突然喧闹了起来,其间夹杂着甲兵的脚步声,那整齐有节奏的声音,让气氛更增紧张。

朱高煦和高燧扶着走路不稳的世子,来到院门口,目视许多兵丁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一片忙乱。世子喊道:“干甚么?”

一个身穿华服的锦衣卫武将走过来,行了拜礼,抱拳道:“高阳郡王将朝廷命官当街打死,朝中弹劾者众。圣上下旨,高阳郡王等自今日起,闭门思过,不得出府邸,不得擅自与外人来往。”

高燧恼怒地嚷嚷道:“咱们贵为宗室,不是囚犯!”

锦衣卫武将道:“王子勿怪,末将也只是奉命行事。您若有话说,上书是可以的,由末将等送进宫里去。”

“哼!”世子从鼻子里发出一个重音,以示不满,转过身便要走。

朱高煦胸口发闷,不过他没有吭声……如今这状况,锦衣卫奉的圣命,任你喊破喉咙都没人理会!

三人闷闷不乐地回到内宅,世子看了朱高煦一眼:“这下好了!”

高燧忙问:“二哥昨天还成竹在胸,是否已经想好法子了?”

朱高煦无奈道:“锦衣卫、官兵拿着圣旨,围得水泄不通,咱们蹲在这弹丸之地,眼下能有什么法子?”

“这……”高燧的脸色十分难看,充满了埋怨。

世子这时抬起手臂道:“算了,事儿已经到了这一步,俺们兄弟不能相互内讧,更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圣上要幽禁俺们,总能找到理由,也不能过分怨在二弟身上。”

“总得有点法子才行。”高燧神情焦虑。

世子道:“稍安勿躁,很多事儿本就如此,谁比谁聪明,谁又能机关算尽?世事难料,人还不是常常走一步算一步?”

他沉吟片刻,又道,“二弟昨日说的话,仍有几分道理。若非朝里有人想拿咱们兄弟当人质,要挟父王,怎会半日之内来两道圣旨?

这些事儿,俺们能想明白,外边的人能想不明白?你们两个别急,等等看。”

等待最是苦闷。苦闷的日子到了,一等就是半个多月,仍看不到任何尽头。世子府简直密不透风,大伙儿与世隔绝了一般。

……

一天旁晚,黄子澄下值回到家里。夫人进屋来,亲手侍候他换下官服官帽,言语间用随意的口气提到:“那两个钦犯,衙门抓到没有?”

黄子澄顿时有点不悦。

夫人忙道:“老家的人来问,我才只好烦问夫君。”

黄子澄语重心长地说道:“妇人之见,只想着有人抵命,动手的人又不是他们!”

夫人小心道:“高阳郡王贵为宗室,这不是不能让他抵命么?”

黄子澄道:“朱高煦现在输得一败涂地,比死两个小卒惨多了!许家的人不必再扭住不放,一条人命,至燕王诸子于禁锢之中,还要怎样?”

夫人只得点头附和,不敢顶撞。

黄子澄踢掉脚上的靴子,想着想着露出了些许自得的神色,“不久前,燕王为了救三个儿子回去,在府邸装病。不过咱们在北平也有细作,将燕王装病之事密奏回京,总算让圣上识破了燕王的诡计。”

夫人忙道:“幸好识破了,不然圣上还真不好拒绝。父病子孝,要儿子到床前尽孝,本就没甚不对。”

“那当然。”黄子澄笑道,“那天燕使邓庸来朝,大概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没什么用,高阳郡王等人仍然关在世子府,大批人手看着,那叫一个插翅难飞!”

黄子澄今晚心情大抵不错,话也多了几分,“这些藩王宗室,平素肆意违法、为非作歹。像高阳郡王此等人,与废为庶民的周、齐、湘、代王相比,好得了多少?老夫等着瞧,看他还能有什么花招!”

第八章 试探与猜忌

迷迷糊糊中,“刘刚”看到了哭骂的母亲,只觉头皮发麻、脑子一片空白,似乎他不该呆在这世上任何一块地方上。

沉迷赌博,迟早会面临如此境地。多次“坦白”认错、痛改前非,信用肯定彻底破产,连亲妈也不信他了。

他猛然惊醒!

瞪着眼睛坐了好一会儿。看到古色古香的雕窗,听到旁边有人道“二哥怎会在这里睡着”,他方才渐渐回过神,想起自己已经是朱高煦,身在明朝。

而刚才说话的人是三弟高燧。高燧的目光在朱高煦的脸上打量,“二哥做梦了?”

哪怕在梦里,朱高煦的内心也不想害了身边人,也想对亲人好,得到认同,只是没钱又走错了路。

朱高煦的胸口“扑通扑通”直跳,心情一片混乱……他不禁有些许暗叹:或许男人的原罪,是贫困且无能为力,往往还包藏欲望。

而今在大明朝,他拥有的东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保住既得一切!这种愿望也愈发强烈起来。

高燧的声音又道:“大哥病了!”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从竹榻上站起来,转头看向高燧,“大哥的身子一向不好。”

高燧皱眉道,“可这回不轻巧,像是急症,又吐又喊疼,身上长了很多芝麻大的红疙瘩!得找郎中来瞧。”

“我先去看看大哥。”朱高煦道,“你去门口,叫看守的锦衣卫去找郎中。”

高燧点点头。

“三弟。”朱高煦又叫住他,“告诉锦衣卫校尉,先告知四舅(徐增寿)。我听说四舅喜与江湖异人来往,指不定能有法子。”

“我这便去。”

朱高煦也随后走出房门,顿时一阵热浪扑面而来。记得刚住进这里时,还飘着春季常见的细碎阴雨。仿若眨眼之间,天气已经这么热了。

沿着倒罩房向西走一段路,才能看见内宅的门厅。朱高煦午间在外面睡,所以刚刚高燧才问他,怎么在这里睡着了。

一排悬山顶房子的砖墙吸附了灰黑的积垢,空气中有一股陈腐和烟熏的气味。自从燕王分封到北平后,这座偌大的宅邸大多时候没人住,只有三俩奴仆看着。

朱高煦走到门厅前,回头看了一眼。外墙墙角的芭蕉树下,空无一物,曾经那里开着的白色小花,已经不见了。

……世子生病,虽然叫锦衣卫先告诉徐增寿,但最先来的是徐辉祖。徐辉祖和一个姓瞿的同伴,跟着太常寺的御医来探视病情。

御医细看症状,切了脉,只是无法询问世子本人,世子已经昏昏沉沉,口齿不太清楚了。这个御医只确定世子生病是“真的”。

当天下午,立刻又来了十几个御医!世子的病情真实、且严重,马上就让朝廷分外重视。

十几名大明朝医术最精湛的御医,竟无法确诊世子的病状!有人认为是暑热,导致浑身发热、红疹、呕吐等症状,可是脉象缓慢就无法解释了。

也有人认为是中毒,只是无法判断究竟中的什么毒……而且说到中毒时,御医们都心事重重的表情,大多沉默不言。

在世子的卧房外,徐辉祖叫住一个丫鬟,她刚端着铜盆从里面走出来。徐辉祖问道:“平素世子进食,都是身边的奴婢端过来?”

丫鬟埋着头,支支吾吾道,“奴婢不甚清楚,大多时候是。”

徐辉祖马上又问,“世子行动不便,他们兄弟又和睦,除了大多时候,三王子……高阳郡王也会服侍世子进食?”

或是因为提到兄弟和睦,丫鬟立刻点头道:“会的。”

徐辉祖又问:“世子有呕吐之状,秽物在何处?”

“奴婢们早就收拾倒掉了。”

“哦……”徐辉祖挥手,“你告诉服侍世子的人,世子若再呕吐,东西别丢了,御医们或许有用。”

“是。”奴婢忙屈膝道,“奴婢告退。”

徐辉祖旁边的同伴没吭声,只是站在一旁默默地听他询问。徐辉祖招呼道,“俺们去厨房瞧瞧。”

这个姓瞿的同伴名叫瞿能,是个能干的武将,袭任了四川都指挥使一职,在四川立下不少功劳,不久前才回京述职,他和徐辉祖很早就认识了。瞿能这种无关朝政的武将,与徐辉祖的关系反而更好。

二人一路走到位于外院的厨房,徐辉祖四处看了一番,脸上便露出失望的神色。现在不是做饭的时候,厨房里没人,锅碗瓢盆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徐辉祖转过身,看着厨房外的一条阳沟,从围墙下方通往府邸外面,阳沟里也被水冲洗过了。

就在这时,忽见朱高煦独自向这边走来,与徐辉祖目光交汇,便听得朱高煦开口道:“人道君子远庖厨,舅舅地位尊荣,何以到灶房来?”

徐辉祖微微有点尴尬,道,“俺来瞧这厨房干不干净,怕世子是吃坏了肚子。”

朱高煦点点头,看向旁边的人,“这位是……”

身穿灰布袍服的瞿能忙抱拳道:“在下四川都指挥使瞿能,拜见高阳郡王。”

朱高煦神色沉静,看不出一点慌乱,他也拱手回礼,“瞿将军,幸会幸会。”

今天徐辉祖没有端起长辈的架子,也没训斥,他打量着眼前的外甥,目光里反倒有几分平等的意味。虽然朱高煦长得高大强壮,但毕竟只有十几岁,脸上隐隐仍有稚气。只有那双眼睛,明亮中透着一种阅历,与年龄极不相称。

也许是错觉罢。徐辉祖心下只觉不可思议。

徐辉祖一时兴起,忽然轻叹一声,“不少人做事,很有意思……”

朱高煦饶有兴致地问:“舅舅何不说说,有意思在哪里?”

徐辉祖似笑非笑道:“试探。”

“哦?”朱高煦脑袋微微一侧,“舅舅想试探什么?”

徐辉祖摇头,“嘶”地从牙缝里吸了口气,皱眉若有所思,“或因所知不全,又不能确认别人的想法,故做一点、看一点,不断揣测印证。倒不失为稳妥……”

他说罢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朱高煦的脸。

朱高煦面露茫然,道:“舅舅说的是勾搭小娘么?”

徐辉祖愣了一愣,再度尴尬,当下板起脸道,“世子病重,你做兄弟的没个正形,竟还想那淫秽玩意!”

朱高煦忙抱拳立在那里。

“哼!”徐辉祖一甩袍袖,提腿便走。身后传来朱高煦的声音,“舅舅、瞿将军慢行。”

徐辉祖和瞿能出得府邸,骑马离开。

瞿能招呼随从缓行,拍马追上来,问道:“魏国公在厨房遇到高阳郡王,不知那番话有何深意?”

徐辉祖回顾左右,沉声道:“俺今天才想到,上个月高煦打死那官儿,或许原本就是处心积虑,想试探朝廷!”

“这……”瞿能沉吟不已。

徐辉祖又不动声色道:“方才出门,俺想叫门口的锦衣卫校尉查查,世子究竟是不是中毒?不过说了也是白说,而今锦衣卫已无刑讯缉查之权,除非先奏请朝廷,上边下令,锦衣卫才会搜查王府。俺这才忍住了没说。”

瞿能回应了一声,但不置可否。二人也不便再说更多,很快都沉默下来。

徐辉祖心里有种直觉:世子中毒,可能就是高煦所为!

但其中缺乏凭据,也有一些不合情理之处,所以他不会贸然说出来。他心道:世间便是如此,他人在猜忌自己,自己也在猜忌他人。

想到这里,徐辉祖犹自苦笑摇头。

瞿能疑惑地看着他,不明所以。

徐辉祖马上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回视瞿能,不再说世子的病情,转而说道:“俺的那个外甥高煦,少年时便狡诈凶悍。后来随父去北平,精习弓马骑射之术,常教习将士排兵布阵,听说不到弱冠已多次随父北征,常作为前锋大将,绝不简单。

这次到京师,俺便特别留意他。而今看来,已比往昔过犹不及,更有点……可怕!”

瞿能对于徐辉祖的措辞,表现出些许惊讶,很快又附和道:“郡王毕竟是太祖血脉,比常人更加神武。”

……徐辉祖前脚刚走,后脚徐增寿就来了。朱高煦到南京后,真没见过他们俩兄弟同时出现过。

随后到府上的,是驸马王宁,以及王宁的长子王贞亮。大家都是亲戚,免不了嘘寒问暖,表殷殷关切之意。

徐增寿还带来了个和尚,说是试试驱邪气。

朱高煦问那和尚的来头,私下说是出家于庆寿寺。

庆寿寺?朱高煦记得父王身边有个谋士,是个和尚,法号道衍、名叫姚广孝。而姚广孝正好是庆寿寺的主持。

朱高煦几次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向徐增寿。徐增寿这个舅舅背后在做什么事,似乎更值得人玩味了。

朱高煦没有主动再提这事儿。有了和尚这层关系,徐增寿疑似与燕王府来往密切;不过其中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姚广孝又是指定辅佐世子的人。内部来分,徐增寿与世子府的关系似乎更加紧密。

人们的关系亲疏不同,只是看和谁比较了。

第九章 何必太执着

次日天刚亮,黄子澄和一众官员已经进了皇城午门。现在还好,若是在冬天上朝,大伙儿还得打灯笼。

在御道旁,黄子澄很快看到了太监吴忠。这个其貌不扬、又老又胖太监,却侍奉圣上多年了。

“吴公公早。”黄子澄抢先招呼道。

吴忠拽住黄子澄的衣袖,拉到一旁,一脸难过道:“皇爷一晚上都没睡好,早上起来脸色憔悴,看得老奴心都碎了,唉唉……”

黄子澄忙附和道:“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圣上操劳,皆是做臣子的有错,没有尽力为圣上分忧啊。”

吴忠道:“皇爷却不是因劳心朝廷的事,而是燕王世子!”

最新小说: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 清泉明月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 圣诞诡异录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 斗罗,绝世之神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 大果重生将军府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