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武侠 > 勒胡马 > 勒胡马 分节阅读 568

勒胡马 分节阅读 568(1 / 2)

d而有父风,但其统军作战的才能却远不及乃父,而且一直在老爹阴影里活着,就算有些天赋,也还没能表现出来。

裴该闻言乃笑笑说:“朕亦年轻,初北伐时,也无甚远名啊。且周士达当世奇才,子不若父,也属寻常。”于是定策,仍以陶瞻为梁州刺史、梁益都督,但别任汉中太守,而命周抚以少将、旅帅的身份,加任都督府司马,实际掌握兵权。

因为裴该是了解周抚在原本历史上的事迹的。周访死后,他曾一度依附王敦,王敦作乱时从逆,败后逃亡,遇赦还出,仍遭禁锢;两年后在王导的援引下得以重新入仕,却又为后赵将郭敬所欺,被迫放弃襄阳而逃,遭到免官。

这二起二落,使得周道和的名声很糟糕,好在他年过四旬后,终于得着机会重新证明自己先随桓温西征伐灭成汉,继而主导平定隗文、范贲、萧敬文等人的叛乱。其于平蜀前即任巴东监军、益州刺史,此后长留蜀中,至其去世,号称镇蜀三十年,功勋卓著。

所以说,周抚还是知兵且能任事的,虽然跟他老爹没法比但你能奢望再出一个周访吗相比之下,陶瞻于史则记载寥寥,那么既然陶侃说我那儿子文事尚可,武备不行,估计是真不成吧。

关键是正如裴诜所言,汉中如今两面受敌,杨虎又可能蠢蠢欲动,倘若朝廷着急忙慌地换人,甚至于想趁机收编周家军,反倒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内部矛盾。故而裴该只打算塞一个汉中太守过去,纯文职,协理庶务而已,刺史、都督之任,都暂且交给陶瞻,但让周抚负主要的军事方面的责任。

此外自长安调派一营兵力西下,屯于太白山,以便随时可以经褒斜谷增援汉中。

随即裴该复召聚旧将,商量怎么处置高乐的问题。出乎他意料之外的,虽然诸将皆不值高乐,但除了甄随直截了当地说“那等鸟人,留他何用,自当斩首”外,其他人却都请求饶过高乐的性命。

好比陆衍就说:“军败而逃,致使周公不能定蜀,确乎当正军法。然闻高将军所领不过两千疑兵,则一时疏失,遭受巴贼的突袭而败,情有可原。还望陛下高抬贵手,念其昔日的功劳哪怕是苦劳,赦其死罪为好啊。”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没有吃一次败仗就定要斩杀军将的道理;至于高乐,并无违反军中死律,杀不杀他都在两可。裴该之所以征询于诸将,就是怕骤斩高乐,或将使其旧日同袍生怨,又未必能够宣示军法的严明。

于是下诏将高乐褫夺职、爵,甚至于开除军籍,罢为庶民,赶他回老家去好吧,他已然迁籍关中了,就让他返乡种地去吧。终究为将多年,多少也有点儿积蓄,乃可以富家翁而终老此生。

诏下枢密,王贡闻讯,主动前去拜访郭默,提醒说:“高乐不可留”

随即解释:“陛下顾念旧情,不忍加诛;而诸将唯恐鸟尽弓藏,今日之高乐,或将为彼等异日之榜样,是以皆请全其性命。然而高乐虽无能,终究爵为亭侯、职至四品,且昔日领武林营,军中多其故旧;倘若罢职后心生怨怼,复有不逞之徒挟之造乱,非国家之福也”

王贡的意思,武将不同文吏,做到这种高位的,要么你一直留在体制内,要么年老退休,要么还是请你去死吧,否则放而不理太过凶险了。

郭默也认为王贡所言有理,但是问他:“既然如此,子赐何不上奏天子”王贡笑道:“为人臣者,自当为主君分谤。天子顾虑诸将,岂肯明诏杀之而若私下诏命,又非人君所当为。我因此提醒枢副,可命人前往宣旨,讽高乐自裁,即可不伤天子的圣明,而断绝作乱的根苗。”

于是郭默便遣人往长安传旨,暗示使者,要其劝说高乐自尽。使者会意,便即驰往长安,释高乐于囹圄之中,宣读诏命,完了说:“汝本当死罪,天子顾念旧情,不忍加诛。然而曩昔淮上风林火山四营,即便副督皆为国家重将,唯将汝闲置于汉中,本乃天子刻意保全之意也。汝却强请从周公征巴氐,于剑阁一朝弃军而逃,难道就不羞愧吗尚有何颜面苟活于世间

“何如自作裁断,天子闻而必悯,将大抚恤汝妻子,汝之令名,尚可保全一二,岂不是好既曾为将,又何必惧死,使终生担负羞名啊”

反复提醒、劝说、怂恿,奈何高乐只是不肯死,打算收拾行李真回家种地去能保住命就够了,我还要脸干嘛使者担心回去不好向郭枢副交代,干脆将心一横,使从人挟持高乐入于后室,过不多时即报,说罪人羞愧之下,已然悬梁自尽了

第二十三章 可立周鲂之功

周访去世的消息传到洛阳后不久,又一道急报来自于东南方向,禀奏说晋寇犯边,且徐州军颇有不稳的迹象倒也在裴该意料之中。

回想数月之前,登基践祚前后,对于怎么处置苏峻,臣僚们多数建议勿轻动,暂以安抚和羁縻为好。

其实陶侃、裴嶷等人都不怎么喜欢苏峻说他算天子旧部吧,跟随时间也不长,完了自往青、徐发展,基本不受控制,跟卞壸、郗鉴等人还不和睦;说他是地方势力吧,在燕县吃了败仗,祖逖却不便直接下手惩处,而要顾虑天子的看法这就是一狗仗人势,还给主家捅漏子、坏风评的恶奴啊,真是太讨厌了

然而讨厌归讨厌,苏峻这般作为,在乱世中也属寻常,朝廷还真没什么借口直接收拾他。而若是即刻召他还洛责问,并且收编其部属,又怕兖北生乱,有碍祖逖的北伐大局

只有王贡提出反对意见,说:“苏峻军虽众,却不严整,其将亦各骄横,分而制之不难。今其主力在兖北,粮穷势蹙,朝廷但发一旅之师东向,即可镇定之,彼又岂敢与羯贼相呼应啊倘若归其于东,则恐途远而难制了。”

祖纳当即驳斥道:“兖北终究近羯,即便苏峻不叛,既云其军不整,则仓促收编,易散为盗贼。若兖北乱,必害河北战事,难道是卿担负得起的么”

祖纳知道祖逖执掌重兵,必受朝廷之忌,能够使祖家因军功荣显,也就这最后一次机会啦,因此为了襄助其弟保障后方,极请勿逼苏峻先把他轰回东方去,再可徐徐设法收编之。

华廷就此命苏峻退出兖北,并且改命为徐州都督,镇守淮南。苏峻为谢风所逼,不敢不退,但却恳求裴通助其上奏,请增其军为三旅。裴通表面上应允了,其实又暗作一奏,呈递洛阳,备言苏子高有不臣之心,有割据之意,希望朝廷早作防范。

最新小说: 求生:被狐耳娘淹没,不知所措 洪荒之开局神魔精血铸混元圣体 长生武道:从斩妖除魔开始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京府女侯养崽日常 诡影龙脉:东海沉船的超导碑文 易五行 野生人类梦境实录 战天将 御兽:我激活了最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