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金盛集团的后续接替资源,才算是真正落实了,金盛上万名职工的生存最起码在最近二十年内,是有保障了。”
“这样的担子,难道你不愿意担起来吗”
“如果这件事情解决了,我觉得我啊,最起码可以退休了,哈哈。”
刘向波说完这些,似乎是如释重负一般地开怀大笑了一下。
第597章 尽职调查结束了
“刘董,您且年轻着呢,怎么就想到退休了呢。金盛离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唯独离开您这个把舵人,怕是不行啊。”张小北这说得可是真心话。
刘向波听完之后摆摆手:“金盛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绝对不是欣慰我一个人的原因。”
“现在的金盛,已经不仅仅属于我个人的了,它应该属于龙海,属于滨州,属于整个社会。”
“应该有更年轻更有思想的后来人,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一,人得服老;第二,人得懂得让位”
刘向波说到这里,还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仿佛一股英雄迟暮的感叹。。
张小北听到这里,笑了笑,没有言语。
目前讨论这个话题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事儿还早着呢。
“行了,小北,你抓紧回去落实这个事情吧。”
“记得,想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找托尼,想要结果,得靠g安机关,这可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
嗯,这是临走了,老板交代的话。毕竟高尚,有时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嗯,刘董,我记住了。”张小北答应了一声,便也退了出来。
第二天上午一早,张小北便乘飞机离开了hk,大概中午左右,也就到了秦省省会。
一到公司,张小北就把财务总监叫到了办公室,同时通知对方的财务,带着公章过来。
办完了这些事情,张小北给对方放款了。
这其实已经拖了一天了,总不能老让李金荣在奥们一直待着吧,那不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了么。
对了,交代一下,这次备忘约定的时间是8月份。
张小北是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李金荣能不能顶得住,他的企业能够撑到那会儿吗
至于李金荣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干什么,张小北就不管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等待。静静地等到建军节来临。
5月22日,在李金荣公司做尽职调查的审计公司终于和张小北见面了。
结果就是五个字资产非常差。
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展合作,入手就是一屁股债。
张小北也没有细看报告,而是问了问,他们有什么资金异常波动没有
尽调人员告诉张小北,有,还不止一次。
在2008年的时候,李金荣在经营状况并不好的情况下,突然就决定新建一座400万吨的焦化项目。
这一下就是多少个y的资金啊。
开玩笑呢,市场越不好,李金荣越有钱,吹牛逼呢吧
另外就是2009年底的时候,突然又有一笔资金进来,缓解了公司的运营情况。
2009年底,张小北还没有去秦省上任呢,但那时候不是煤贵焦炭便宜大亏本的时候吗
这还真成了跟市场对着干的节奏啊
当然了,张小北也问了,说直观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尽调人员说是股东注资。
哦,明面上就是李金荣自己把钱拿出来放到企业里边去了。
可是李金荣那能有多少钱有点钱吧,还惦记着奥们那点事呢。
所以,这是李金荣在外边找上钱了,或者说有人送钱上门了。
另外,据尽调人员说,他们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非常混乱。
现在李金荣旗下的小公司有不少,但都是找了一些中层管理人员担任法人。
然后相互之间进行担保贷款。当然了,借方都不是什么大银行。
贷下来的款大部分也都是交付给李金荣的母公司使用了。
当然了,还有一家xx财务公司,李金荣跟他拆借资金不在少数。
张小北听完了之后,便又开始分析开了。
xx财务公司这么熟悉的名词曾经是不是在滨煤集团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滨煤集团的事情,虽然那家财务公司注的册地点是在甘省,但实际的掌控者,却是北省老板。
那么这一家呢是不是也和北省老板有关系呢估计这个您没有办法去查人家,除非去工商管理系统查。
假如一下。
假如真的是北省老板的话,这个事情是个什么意思呢这个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又是什么呢
北省老板,能和李金荣有这样的合作,那是有共同的利益基础的。
一边儿给李金荣拿钱,搞大型焦化厂;一边儿从财务公司放款给李金荣
他们真是有钱没地方去了么
老钱这条贝者搏线上挣的钱,肯定是通过地下前庄一类的机构运转出去的。
地下前庄肯定是伪造了很多交易记录,这个是不用说的。
话说资金往来,你得有根有据才对。
可是钱出去之后,又怎么回到北省老板手里呢
如果啊,如果是手下真有十分信任而且得力的人,出面成立这么一家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又有境外外汇借款业务,那你有借就有还吧。
甚至还可以从境外融资。
这样这家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是不是就明确了。
这个钱通过这个渠道借给了李金荣的公司,李金荣拿着钱去用了。
可是这个钱拿去干什么用了
还款
还什么款
你“借”了钱搞项目,难道不用还钱吗
那还多少合适呢根据有关规定,个人之间的借款,年利率最高是银行利率的4倍。
那就是说要达到36。
借给你20个亿,一年光利息就得还七个多亿。这个你放心,这借给你的20个y,肯定是合法的收入渠道。
人家的正经明面上的生意那也多的是,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