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亏欠自己的都补回来。
到时候即使自己“进去了”,也能为老婆女儿留下一笔财富。
可是,这个钱怎么能够到达自己的老婆女儿手里呢
这谢芳,可是真知道自己的一些事情啊,这个人是绝对不能留着了。
可是也不能干那种跟人命沾边儿的事儿啊,怎么办
岳原理想到了一个绝招儿,那就是“相约自杀。”
这谢芳是个占有欲特别强烈的人,一开始自己不管不顾,可到了最后,也是闻着味儿了,知道自己的结局不会好到哪里。
在岳原理的再三劝说之下,两人约定,只要有一个人进去,另外一个人便自杀。
可在此之前,岳原理已经做好了善后,提前买通了一位内部人员,并且摆拍好了“自杀”现场。
要不然,这谢芳她也不能相信啊。
就这样,在岳原理的一手导演之下,谢芳也走上了不归路。
除了保护钱财的原因,这岳原理也是有意报复一下谢芳,当初,可是你把人家老岳断送掉的啊。
谢芳自己更加明白,自己迟早要进去,可是自己还有孩子和老人啊,约定就约定吧,只要钱财安全了,自己也就值了。
所以,在岳原理被带走之后的第三天,这位内部人员便拿着岳原理当初摆拍的照片找到了谢芳。
而谢芳还比较自觉,居然真的选择了服毒自杀。
只不过命不该绝,服毒时间不长,恰好办案人员到达,就给送到了医院,保了一条命。
然后办案人员告诉谢芳,岳原理活得好好的,什么事情可都推到了你的身上,你自己考虑吧。
这下子,谢芳崩溃了。
搞了半天,人家是“阴”了自己一把啊,这不就一五一十地全给他撂了,最后这藏钱的地方也被办案人员找到了,证据链也衔接住了。
但是岳原理死活不承认,办案人员也没有告诉他谢芳还活着的事实。
就等着今天的法庭之上,三面对证。
庭审现场,一件件证据又被亮了出来,证人、证据都摆在了眼前,这岳原理已经把头快埋到了裤裆里,但是依旧不说话。
这个时候,第二个证人又出场了。
便是他之前买通的内部人员。
这下子,所有的线索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另外,法庭也宣布了其他举报人的线索和证词。
其中有两位,也是临州市的干部,一位和岳原理旗鼓相当,被带走的时间,比岳原理提前半天;另外一位,是一位派出所的所长。
据说名下资产非常庞大,涉及当时震动不小的“黑煤窑”事件。
对,是“黑煤窑”,就是“黑煤窑”,不是别的窑。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也牵扯到了岳原理。
这两位,连同那位内部人员,怕就是之前岳原理给张小北手心里塞的纸条子里,所谓的那三个人吧。
这下子,事情的起因、经过已经是充分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了。
岳原理奔溃到了仰望天花板,欲哭无泪的表情。
因为此时,他已经仰望不到天空了。
最后,岳原理告诉法庭,那个藏钱地点的信息,就藏在自己家的菜刀把里。
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提醒老伴儿,他们家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就是菜刀不能丢。
当然,赃款已经被起底了,他藏着也真没有什么意思了。
最终,法庭的审理结果是,岳原理犯受贿罪和巨额资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而谢芳的案件、谢芳亲戚的案件、还有那位内部人员的案件,全部另案处理。
18年,马上就60的人了,还出得来吗
法庭宣布了宣判结果,张小北头也不回地就出来了。
像岳原理这种人,没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把结果告诉岳楠栖,然后再说,岳原理的精神状态不错,就可以了。
只是张小北这一路,想的更多的,是这煤矿的产权制度。
这岳原理虽然说是判了刑,犯了罪,但他当时还是提出来一些看似可行性的建议的。
私营企业制度,就制度本身来讲,它是一个经济组成部分,但是私营企业家们,或者说,暂时不能叫他们私营企业家,得叫私营企业主。
这些人也是起步没有多少年,不具备更高层次的远见和一个真正企业家的担当,心里的把利益比社会责任看得更重。
甚至为此,可以使用一切手段,抑或简直是不择手段。
从岳原理的案件来看,这谢芳的亲戚,那可是连谢芳都没有放过啊。
连亲人都不认了,他还能认什么
只认钱吧
这个时候,张小北不禁想起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上,关于马克思的一段话来。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是的,刻画十分形象。
第154章 两个消息都来了
中国的私营企业主,似乎正停留在做大做强的前期,对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时代定位,并不是很明确。
所以,还停留在有样学样,直面追求单独的经济利益层面上,对于百年企业的概念和精神,却是还没有领会到。
或者说,还不具备领会这种精神的嗅觉。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煤矿进行的纯粹产权私有化改革,明显是不适合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的。
张小北人为,私营企业不是不可以参与中国的能源产业改革,但是需要更加高瞻远瞩精神,更加具备时代感,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才适合做。
国有股份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她将对企业的最终走向和定位产生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安人和社会责任永远是一个企业要承担的。
私营企业的制度管理,是可以采纳的,毕竟在没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下,谈一切理想都是空谈。
所以,国有企业的精神主旨加上私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或者再大胆一点,甚至引进外来资本,吸取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都不是不可以。
但是,方向不能丢啊。
至于集体企业性质,人们受眼界和思维的限制由来已久,要不然能源行业这么有前途,在乡镇和农村能被搞成不挣钱的样子,在张小北的心里,早已经被否定了。
所以,张小北这一路想来想去的,对私营企业主和集体性质的管理,就目前的思想解放程度来讲,是根本不适合现代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的。
这两种体制,张小北摇了摇头,在心里又默默地投了一张反对票。
好吧,张小北在鲁州吃了个中午饭,就踏上了回滨州的火车。
回到滨州,估计也就是晚上9点多的样子。
在思考大事的时候,好像自己的那点小事,都已经顾不上想了。
张小北躺在这逼仄的卧铺上,心里想着,你说这宇宙这么大,把一个小小的人,扔进太空,怕是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吧。
如果这辈子真的不做点什么事情,似乎真的连一粒尘埃都不如。
你说着新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在这内陆大地之上开花结果,那得到什么时候啊。
到现在来看,人们在探索企业改革发展的路上,用自己的前途或者是生命的代价做出了尝试,但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岳原理也好,老华矿长也好。
在张小北的周边人群和社交关系之中,这些人不是改革的先锋,就是敢于首先吃螃蟹,当然不论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现在反观金盛集团呢
金盛集团的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