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多次核实过了,没问题的您现在已经可以跟他们打招呼了”负责人很有信心地说着。
“那行东西放这吧你先回去,注意你们的课题可千万不能耽误了”方所长提醒着,毕竟国家的重大课题还是要首先保障的。
。。。
眼看着万宁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再不完成,这边就要等米下锅了。虽然有协议,但是陈兆军还是不敢肯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到底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按照他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主板等硬件设施来。就在他着急的时候。方所长地电话让他很是兴奋了起来。
“陈市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按照你们的要求,我们的研究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你可以让人过来验收了”方所长的声音略微得意。
陈兆军一听,乐了中国人还真不经念叨,想谁谁来:“方所长是不是真的你确定你不是拿我开玩笑地吧”陈兆军嬉皮笑脸地说道。他也清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不可能拿这个开玩笑的,只不过心情好了,
就开起了玩笑来。醉露书院
方所长一听陈兆军的语气,也清楚了这个年轻的市长是在开玩笑呢于是,他故意用颇为严肃的口气说道:“废话我堂堂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所长,跟你开这样的玩笑快点安排人过来,否则我可把它卖了”
“别别所长,我这还等米下锅呢你可别卖了哦”陈兆军说着。换了个口气:“方所长,我想跟您商量一下。您看,能不能让你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负责这个项目的人过来两个,我们万宁这边的一些必备基础建设和生产设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可以投入生产了。不过要真正生产。可能还得你们进行一些指导。毕竟大家以前都没干过这东西您放心。所有费用我们包了”
“这个嘛。。。大,我让他们带相关地文件过去,到时候让他们在万宁留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帮得上忙的不过,这东西验收了以后。这个课题的余款你可得赶快给我打过来。我这还等着这比钱盖楼呢”方所长也难得大方一回,不管怎么说。现在对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来说,万宁市是买方市场,进行一些跟踪服务还是有必要的。
“这个就太好了方所长,麻烦您了您放心,只要东西没问题,钱也不是问题你放心,耽误不了你盖楼”好歹算是放下了一块心病,陈兆军浑身轻松了起来。对于万宁市的硅谷,他可是很重视地。
。。。
放下了电话,陈兆军又拨通了美国英特尔公司地电话。对于计算机地前景,陈兆军是了解的。他知道,中国的计算机缺口有多大。现在有了自己的主板,当然得赶快把处理器进口回来。另外,在微软开发的b接口软件和相应地压缩软件,也得赶快拿回来,还有就是,根议,到时候计算机预装地,捆绑了b接口和一些办公软件的s操作系统,也得同时拿回来。当然,陈兆军还得请微软公司帮忙进口一些标准型光驱,虽然在u盘生产出来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光驱的作用。但是作为标准配置和基础格式,光驱目前对于个人计算机来说还是必不可少的。按照陈兆军的设想,中国计算机的发展道路还是要循序渐进,走先适应后改变的路子。
通过陈兆军所给出的技术要求,微软公司通过制作b接口软一些兼容性压缩软件,他们敏锐地发现,如果u盘技术可以成熟,将对个人计算机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冲击。对此,微软公司与陈兆军签署开发b接口软件的协议时,比尔盖茨提出,微软公司将免费为陈兆军b接口软件,作为回报,b接口软件将捆绑在微上,不得单独出售陈兆军很佩服比尔盖茨的眼光,对比尔盖茨的这个要求,他倒是答应得很爽快。不过陈兆军知道,中国盗版技术,那是世界一流的,不必担心中国人会在这个问题上吃亏,毕竟b接口软很小的东西。
。。。
谢廖沙这段时间是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得筹办位于万宁南桥由他和其他两位太子哥共同投资,三方控股陈兆军、万宁和三位太子哥的汽车厂建设。在这些人中,谢廖沙是最肯干实业的,跟陈兆军打了那么长时间的交道,他清楚什么东西更稳更赚钱。在经过几个月的建设之后,他的汽车厂已经初见雏形。现在只要人员和技术到位。进行生产就不是什么困难地事了。八一九在一般苏联人眼里可能是件坏事,但是对谢廖沙以及与他合作的两个太子哥眼里,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有了陈兆军的提醒,包括谢廖沙在内,三个太子哥都积极得很。虽然他们不敢回去,不过不代表他们在苏联办不了事。在八一九时间爆发的前后,三位太子哥通过各种手段,陆陆续续地恨不得把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地所有工人和重要技术设备一扫而光,有了这些人、技术和设备,在苏联生产嘎斯车和在万宁生产嘎斯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相比之下,不但条件更优越,在市场需求方面也更有优势了。毕竟。中国人口基数于苏联而言庞大得太多了。
由于有了从苏联高尔基汽车制造出搞来的人员、技术和设备,而且先期的大量投入使得“万宁切克弗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很快就具备了投产条件。于是,着急的三位太子哥见到可以生产,便催促着工人们,不管怎么样。就算是为了面子。也得抢在万宁洪都斯巴鲁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前面拿出自己的产品。怎么地都得先干一辆样板车出来。
有了三位太子哥的催促,“万宁切克弗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轻车熟路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按要求生产出了第一辆切克弗牌轿车。
。。。
由于万宁的一切都进入了轨道,陈兆军这一段时间轻松了下来。这天,他正在市委办公室跟杨荣松展望着万宁地未来呢。陈兆军的秘书把电话接到了市委办公室。打电话来的。正是在南桥那边进行汽车生产建设的谢廖沙,说是让他过去试车。
听到这个消息。陈兆军挺开心的,毕竟是经济杠杆地作用,只要有钱挣,这帮苏联人地动作还真是挺麻利地。从他们整来设备和人到现在还没几天,这帮人就把第一辆车给搞出来了,还真得鼓励鼓励。
“杨书记我们万宁的汽车产业已经初见成效了,第一辆车正式下线了怎么样咱们俩一起去看看”陈兆军得意洋洋地说道。
杨荣松一听这话,颇有兴趣。毕竟,汽车工业是重工业,万宁市一直都是农业市,有了汽车工业,就以为着万宁开始正式转型。这第一辆车,意义可是非同小可杨荣松也挺佩服那帮苏联投资商的:“好好去看看对了,我跟市委宣传部说一声,咱把市报记者也叫上”
“咱们先看看再说先不用叫记者”陈兆军心里有点没底,毕竟这速度也太快了点,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夸张到拿拖拉机的底盘罩上了个车壳就当轿车用了。
“也行先去看看再说”杨荣松也有点急不可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