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和刚刚这段演奏比起来,就算是巴赫最著名的四部创意曲也要相形见绌。在他看来,那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然而,却如此真实地发生在了他自己的眼前
“李利,这孩子,他居然,他居然真的做到了”看着钢琴前神色从容的我,格拉夫曼掩饰不住脸上的激动之色,多少年了,这样的演奏一直是无数世界顶尖钢琴家追求的目标。钢琴,被称做乐器之王,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完美的将四部和声完整地以任何形式呈现出来。基于这个意义,钢琴可以完整地复现任何一部复杂的交响乐。只是,这样的猜想,一直是钢琴界的猜想至今还没有见到哪位钢琴家真正做到。
可是今天,在格拉夫曼眼睁睁的注视之下,他的学生,我李利,居然用一架钢琴,完整地演奏出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全部声部而且,编配的是那么完美。以至于格拉夫曼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刚刚陆维演奏的钢琴版命运,才是贝多芬的真实意图,才是最接近命运的声音
“这怎么可能他怎么做到的”看着钢琴前的我,瓦洛多斯那双本不大的眼睛,此刻睁得如同铜铃一般,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他认为十拿九稳的情况下,我这位来自华夏国的钢琴家,居然会奏出这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音乐刚刚他还以为,他演奏的命运改编的作品,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可和刚刚我的演奏比起来,连他自己都觉得,他的音乐如同小丑般可笑,除去肤浅的炫技,根本没有什么可炫。
尽管我的演奏,从速度上来讲似乎比他的改编还慢了一些。只是,那里面涵盖的技巧,却高了他刚刚的演奏不只一个档次
直到此刻,瓦洛多斯才悲哀地发现,原来,他和我的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始终演奏不了星光,那实在是,实在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坐在钢琴前的我的心中无喜无悲。
刚刚那段音乐,仿佛是发自内心情感的爆发,一切的乐思、灵感,都是那么浑然天成,在演奏音乐的那一瞬间,我仿佛触摸到了贝多芬那伟大的灵魂,甚至听到了他在和我自己对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舞台之上开始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这样的情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严肃音乐的演奏会上已经看不到了。可是,今天,却又出现在了莱莉亚音乐学院的音乐厅数千观众自发站起身来,将最热情的掌声。无限次地献给钢琴前我这位华夏国钢琴家,感谢我将这样美妙的音乐带到这个世界看着舞台中央那个享受掌声与欢呼的身影,瓦洛多斯黯然离开了舞台。就在刚刚音乐结束的那一刻,他的心里那些莫明的争胜之心,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那音乐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那颗高傲的心,不由自主地臣服了,音乐会结束之早,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不过才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规定的曲目还有一多半没有演奏完,就因为瓦洛多斯中途不明原因的离场而匆匆结束。
只是,没有一位观众抱怨,我那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演奏,已经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值回了票价许多人出了音乐厅之后还感慨地说。他们听了大半辈子的钢琴音乐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那个华夏国钢琴家的演奏,真是神奇地让人不敢置信
直到我也离开音乐厅,许多观众还不忍离去,他们纷纷兴奋地交谈着,感叹着刚刚那一刻的神奇感受。
“格拉夫曼校长,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您的学生李利是怎么做到的我居然听到他用一架钢琴演奏整部命运交响曲这真是太令人不敢相信了”徐青蕾从音乐会一结束,就开始缠着格拉夫曼聊着刚刚的演奏。
而格拉夫曼看上去也是相当的兴奋虽然此刻他最希望和我深入聊聊刚网的演奏,不过他也知道我此刻一定更需要一个人静一静,默写下刚才的乐谱。
“老实说,我也很难相信刚刚的演奏,那简直是一个奇迹,李利是我的骄傲,他注定会成为钢琴史上的一个传奇”格拉夫曼说到这里时,神采飞扬,仿佛变了一个人。
回到了宾馆的瓦洛多斯,一个人默默地收拾了行装,他甚至没有和莱莉亚音乐学院的院长告别,便踏上了归途。我的演奏。彻底打碎了他的骄傲,他第一次感到,他之前追求的那些技巧,居然是那么可笑,原来,他自己一直认为正确的东西,不过是舍本逐末
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这个问题,看来,他自己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没有和任何人说,瓦洛多斯一个人登上了飞离纽约的班机。
经过十多分钟的谢幕,我终于摆脱了热情的观众和疯狂的记者,在茱莉亚音乐学院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了一间专门的琴室,我需要一个人好好静一静默写下刚刚的演奏,将整个第五交响曲命运改编成钢琴版,在这之前,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可是,在刚刚的情形之下,我却找到了灵感与切入点。我有感觉,这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此,我要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去完成这部作品,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许是十二个小时,或许更多。当我终于将长达五十三页的钢琴谱记完的时候。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不行了。
推开门,我惊讶地发现,门外有两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居然站在那里等候着自己,一位是格拉夫曼院长。一位是朱莉亚音乐学院的院长奥克兰,此刻,两个人脸上虽然带着些许倦意,却仍然一脸微笑地注视着自己
“格拉夫曼老师,奥克兰院长,你们”看着这两位伟大的钢琴教育家居然这么站立等候在自己琴室的门外,我有些歉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完成了”格拉夫曼脸上带着微笑,关切地询问道。
“嗯,完成了。”和格拉夫曼之间早就形成了默契,我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可以让我们看一下吗”格拉夫曼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渴望。
“当然可以。”还沉浸在创作喜悦中的我,立刻将手中刚刚完成的乐谱递了过去。
格拉夫曼接过乐谱的那一刻,奥克兰院长的目光立刻如同被强力磁石吸引一般,朝乐谱看去
两个人就那么站在原地,一页页地翻看着,惊叹声不时从两位伟大的钢琴教育家口中传出。
“伟大,实在是太伟大了,这真的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一个小时后,当格拉夫曼终于合成琴谱的最后一页时,奥克兰的目光中已经满是惊叹与崇拜,这位年过半百的、全球顶尖的钢琴教育家,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评价
第六百零八章 马不停蹄
瓦洛多斯的音乐会一举成为媒体的焦点。这并不是一句空话。第二天,全球几乎所有知名的音乐媒体,都用他们最显眼的位置,刊登了这场音乐会的报道,而且,不约而同的,在他们的报道中,都将这个一开始并不著名的华夏国钢琴家放在了重要位置。
“难以置信的复调巅峰,一部钢琴的命运”留声机杂志。
“神奇的华夏国钢琴家创造钢琴神话,即兴演绎贝多芬经典”德国音乐潮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