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俗目的的杀人案”贺章林问道。
“就是为了金钱、权利、名利、感情等等这些人类社会中常见的普通因素而实施的谋杀案,有别于人格障碍者因为莫名其妙的心理因素而实施的谋杀。”老爸解释道。
“那么你们说,凶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唐华问道。
杨建平抢先答道:“我怀疑是杀人灭口。”
“为什么”这三个字已成了魏河舟的口头禅,他还没开口,众人就预料到他会问这类的问题。他果然没有令众人失望。
经杨建平这么一提醒,众人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所以大家抢着发表见解。
“死者怀的肯定是凶手的孩子凶手肯定是有家室的人,为了逃避责任,所以杀人灭口”
“凶手说不定就是在床上一边做爱,一边掐着受害人的脖子,杀死了她。”
“没错你看死者的穿着,什么无领衣服,浅粉色裤子,给人的印象就是睡衣睡裤嘛”
“那也不一定噢,农村女孩也许就会这么打扮。死者不是穿着自己做的布鞋吗城市里的女孩哪个会做鞋只有农村女孩才有这份手艺。”
“即使是农村女孩,也不会把那身行头当作外衣,那肯定是内衣”
“一般女孩子是不会穿着睡衣睡裤见男人的,除非她跟那人关系亲密。”
“而这个跟她关系亲密的人,就是她的情人兼杀害她的凶手”
在烟雾腾腾的斗室中,人们听凭自己的想象力自由驰骋,一步步向真相靠拢。
第47章 桥涵中的冤魂三
更新时间2013117 10:49:31字数:2969
贺章林拍了拍杨建平的肩膀。“老兄啊,你说凶手有没有可能是女人死者临死前穿着睡衣睡裤如果见的是女人的话,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不是吗”
“绝对不可能是女人一具尸体加上一床席子,至少也得有七、八十斤重。除了母夜叉,没有哪个女人有办法扛着它走上几公里路。”杨建平再次展现了与他人不同的侦探头脑,用数字说话。
“她干嘛要扛着尸体走几公里路她可以用自行车来搬运啊”魏河舟抢白道。
“好,就算你的女杀手有自行车吧,可是在从宿舍到达自行车之前的这段路,她得自己用人力扛着或者抱着吧那可是将近两米长、重达八十多斤的物体啊,这一般女人干得了吗”杨建平冷哼道。
“且慢,杨大侦探你之前所说的几公里,到底指得是哪儿到哪儿呢”张晓书挑着眉问道。
被他这么一问,杨建平顿时傻了。
他所说的“几公里”,当然是指清钢厂到发现尸体的距离。但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他认为凶手是清钢厂的人。可他脑子里压根儿就没有这么考虑过,所以一时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可我们厂并没有人失踪啊。”唐华提醒道。
“就算凶手是我们厂的人,但死者也不一定非得是我们厂的职工。她可以是凶手老家的某个秘密情人,因为怀孕了找上门来。”
“按照我们的分析,如果凶手是我们厂的人,那他就是有家室的人。我们厂有家室的人不多,这回破案容易多了。”
“凶手不可能是我们厂的人”贺章林反驳道。
他之所以如此言之凿凿,是因为前不久,为了进行体能训练,他曾经带着他的民兵小分队长跑到“彩虹谷”以远的地方,那时他们才知道那里正在修建一座桥。
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抛尸地点离我们厂有四、五公里远,厂里的人平常根本不会往那个方向去,至少在彩虹大道修好之前不会有人去那里。在彩虹大道开工前,那里是一片荒山,既没有人家也没有店铺,上那儿去干嘛修路的时候,那里给挖得东一个坑西一个坑,乱糟糟的,更不会有人去那里了。所以我们厂根本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座桥,又哪里会知道有什么涵洞呢更不用说还会想到要把尸体藏在桥涵里”
“凶手和死者会不会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
杨建平十分肯定道:“不会如果是村子里的人干的,村子附近到处是草木丰茂的山林,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把尸体埋了,岂不是省事多了何必眼巴巴的扛着尸体跑上十几公里路来抛尸呢”
“这也难说啊。把尸体弄到那里虽然辛苦了点,但正因为远离村庄,才不容易被本村的人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会立刻联想到是自己村里的人。电影和小说里的凶手不是杀了人之后,往往都跑到大老远的地方去抛尸吗”
“可是那座彩虹桥距离附近的村子有十几公里呢,村里人平常很少到那里去,怎么会知道那里有个涵洞可以用来藏尸体呢”
唐华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细心地指出:“谁说没人知道这彩虹大道占用的地,难道不都是那村里的吗至少大部分是村里的。我们厂肯定要跟村里去协商什么拆迁啊,赔青啊。对了,还有招工指标呢。中央不是有文件规定吗,凡是动到农业用地的建设项目,都要按一定的用地规模解决农转非用工指标。所以,村里多多少少都会了解到一些情况的。还有,据说那座涵洞就是为了不影响村里的用水,才专门修建的,好让那条小溪能够一如既往地通到村子里。我觉得,村里的人肯定知道那里有座桥,还有那个涵洞”
“就算你说得有道理,他们很可能知道要在那一带建一座桥跟涵洞,可是他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好,可以让他们用来藏尸体呢”杨建平仍然固执己见。
他的语病立刻被喜欢吹毛求疵的章树理发现了。
“什么叫让他们用来藏尸体呢你的话听上去好像全村的人都是凶手,一起杀人,又一起藏尸似的”
弟兄们忍不住捧腹大笑。
杨建平有点恼羞成怒,瞪了他一眼道:“就你多事反正我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了。”
对于“三零一室”的众弟兄来说,带着疑问结束讨论,从来不是他们的风格。他们对“谁是凶手”这个话题继续穷追不舍。
张晓书双手抱在胸前,眯缝着眼,摆出一幅先知先哲的架势指出:“我看凶手很可能就是承建彩虹大道的那个工程队的人。最熟悉那条路、那座桥的莫过于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