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4(1 / 2)

家实在很多,曾爷爷好像是娶了四个老婆,因此爷字辈的起码有十几个分家。

在红色时代“人多力量大”的号召下每个爷字辈又都生了七八个孩子梨志有只生4个算是少的了。等到梨木这一代,二哥三哥的孩子全都和梨木差不多的年纪,特么双方一年不见一次谁还记得住他们的啊

二哥、三哥他们家与城里梨家比较亲,按照他们的说法“二爷”“六爷”“七爷”都是同一个妈生的,肯定比其它曾祖母生的要亲一些。三位爷与其他爷都是同父异母,现在过了三四代,这关系可就远了不止一倍两倍了。

他们的小孩是四代,梨木则是三代,可无论哪代梨木对他们都不太熟悉。

与此相反,每次回来他们却都能很清楚的记得梨木。前世只要看到那辆红色桑塔纳就能联想到这城里的十七弟。现在则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记忆,比如说到有出息时就能联想到他,又比如看到外国人也能联想到他。梨木与老家堂兄弟双方处于一种“你认识我,我不认识你”的奇妙状态。

祖宅大堂内坐着九个人,基本上都是同辈堂兄妹,还有更多的乡民去干农活还没回来。

“她真不是你外国媳妇”

“伊莎是公司帮我请的保镖。”

梨木瞅了瞅身后。伊莎身穿黑色劲装,脸上戴着副墨镜,摆出一副生人莫近的样子,但她坐在梨木身侧依然备受瞩目。带她来只是为了让她欣赏乡下风光,伊莎干了大半辈子卖命的活也该享受一下。

梨木笼统的跟堂兄们聊着天,只谈大家都熟悉的事情,尽量避免生僻的词汇。

堂内堂外也是三五成群,老人凑成一堆晒太阳,父辈凑成一撮谈事业,女人凑成一团论孩子,小孩闹在一起满村跑唯独城市的小孩脱离在孩子群外。

毛颖在她母亲那不讨趣,就跑来和梨木相依而坐。

差不多两个小时后,城里其它分家也陆续抵达,来到大堂也是先歇一会儿。

“梨木,在看什么呢”

在梨木眼神飘忽,仰头发怔时。刚踏进大堂的中年大叔问道。

“我在”

梨木的确在发呆,等待两个小时实在累人,何况在圈子理论中他很明显不是和堂兄们一个圈子的人,

当堂兄们谈论哪家的母猪跟野猪居然生了一窝14只猪仔时,梨木跟他们谈到的是野猪杂交种,满山放养野猪的活计。可惜他们并不认同野猪能放养、也不认为山猪能赚钱,这个时代还没那么讲究食品安全和生态猪。

不过如果从现在开始琢磨,试着养两三头家猪野猪杂交种。等四五年后食品问题一经爆发,生态猪的市场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今年或明年开始养殖可谓正好合适,等到市场被人占领那肯定很难赚钱。

堂兄弟们若想用十几万的本钱在十年内赚上千万,那最好的方法无疑就是养生态猪。乡里有山、有地、有山泉,乡民天生就有点技术,又吃苦耐劳,招收普通饲养员没问题,唯一缺的是经验和随经验产生的高端技术。

尽管大环境还没形成,但有前瞻姓的老总就是从现在开始转型的。他们卖掉所有家当埋头专研生态猪六七年正好赶上了食品问题时代。

说实话从公民平等姓来讲,梨木在态度上反对养生态猪。

生态猪生长周期慢;占用大片土地;到处拱山药芍药来吃,破坏山林原生态环境这些恶处暂且不论。

所谓生态猪就是做防疫处理,饲料要求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无无机盐类外的其他添加剂的猪。生猪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比如沼气发酵等,再做农作物的肥料,装运屠宰都做到基本的人道,出来的猪肉无病变。

运送它们都不能给它们挤着种种照顾之下这种猪便宜的卖六七十元一斤,普通的上百元一斤,再贵的梨木实在没买过。生态是生态了,可这种占用大量资源养出来的猪老百姓吃不起,简直可以说是特供猪肉。

随着时间推移,以后两极fen化越来越严重,平民老百姓很难吃得上一餐生态猪。造成了一种“上等人吃生态猪”“普通人吃普通猪”的现象。有能力的人赚钱多,吃好点,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意识形态的改变

掌握改变世界力量的必定是有权有势的人。如果没有生态猪的出现,他们吃的就是瘦肉精催长素育肥剂;如果大官、豪商和凝聚权利的决策人物与老百姓吃的都“大锅饭”同种食品,那么食品问题就很容易受到重视。

没有特供,没有区别对待,食品监管就会被上面管得很严。假若监管严明,那么激素猪、快生鸡、合成鸡蛋之类的食品问题全都会在市场上消失匿迹。

倘若食品影响到上层人的安全,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去监管,谁也不想自己的小孩受食品伤害。

但有“特供”就会有区别,有区别就会产生区别对待。于是标上生态二字的食品就会被监管得特别严,反之,监管部门不会在非生态食品上太着力。

梨木以前也买过生态猪肉,半年吃一两餐肯定没问题,可大部分时间吃的都是问题肉、问题菜和问题油。招待外国朋友来家里吃饭,明明看着他上吐下泻,知道这菜肯定有问题不过为了生活,忍一忍还是没舍得花钱买特供,反正身体早已经产生抗体了o╰o

第一八二章:清明祭祖三

梨木跟他们说生态猪的事其实只是为了给自己弄个免费的生态猪供应地,顺利的话还可以让乡里乡亲富起来,并非什么救国救民的伟大愿望。可惜在这生态概念还比较落后的时代,村民们实在无法看到养殖生态猪的前景。

话谈不下去,只能干瞪眼听他们说小猪生野猪,小媳妇生大胖娃的乡间轶事。当梨木视线从他们脸上越过头顶,游离到房梁上时突然有人问道:

“梨木,看什么呢,上面有什么好动的”

“我在看这房梁能值多少钱。”随着那人的问话,梨木眼睛一转随口说道。可话一出口他便觉要糟,祖宅大堂的房梁是能来买卖的物件吗

呆坐在梨木身边的毛颖眼睛也恢复了焦距,表哥和大人们说的话她全都听不懂,她抬头看了看房梁。

“我看,一万块吧。”来者没有在意梨木言论的过失,指了指自己的脸问道:“还记得三叔不”

“记得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说出这话梨木还真有点心虚。

“哈哈哈,记得就好,记得就好。”

对于梨木这个前两年突然间变得轰动起来的大人物,只要是有关系的亲戚都对他耳熟能详,毕竟族里真出了个能人嘛。国家级别的大奖拿了3、4个,一个月少说赚8000元,还独自出过国,在场的人都没把他当成小孩来对待。

无论谁见到这位富有传奇的南华小孩,都会在谈话的前十分钟里把他当成引为谈资的话题人物。

“梨木,你觉值多少”这位中年人笑着问道。

最新小说: 修行宝典 从超兽武装开始盘点 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 瀚海驭风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至尊龙婿:都市传奇崛起 退圈失败后,我靠慢综爆红全网 穿越千年:赴一场红颜之约 念力师:我的精神数值无限大 每日刷新物资,高冷女神求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