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在辽东,有得选择的话,谁不想重投辽东军怀抱
贾诩凭栏抬望,茫茫大河。水波卷涌,滩险流急,槛舸犹如一只小小摇篮。随波逐流。两岸芦荻似雪,沟壑起伏,数百骑兵驻马于岸,举刃挥舞,似在呼唤着什么。那面迎风飞舞的白狼猎头大纛,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贾诩侧耳倾听一阵,没听出什么名堂,皱眉侧首,问身后僮仆:“他们在呼叫什么”
僮仆们面面相觑,茫然摇头。
后面传来一个粗嗓音:“他们喊的是胡语。”
贾诩扭头,看到说话的是张绣所赠那一队护卫锐士中一个胡卒,贾诩不由来了兴致:“辽东军竟然说胡语,他们说什么”
那胡卒脸上露出令贾诩心下不安的恐惧表情,声音干涩的道:“昆勃图鲁贪狼神射”
下一刻,满船大哗,惊呼盈耳,贾诩霍地回首但见上游百丈开外,惊涛骇浪之上,两条小船并驾齐驱,在洪波急流中,竟然保持惊人的同速与平稳。
这怎么可能
贾诩大奇,以袖挡风,眯眼凝神望了好一会。当那两条小船近至七、八十丈时,贾诩终于看清,原来两船首尾以长条板钉嵌相连,形成连舟,如此对颠簸急流的抵御力大大增强,平稳性能倍增。船上除了几个明显是舟子之外,船首当风卓立一人,手持一张涂着朱漆贾诩没见过血弓,距离又远,故以为是朱漆的短弓。
一个人、一张弓,意欲何为
贾诩皱眉,头也不回问道:“尔等有多少弓弩之士”
那锐士队率恭敬回答:“有弓手十四,弩兵七人,俱为善射之士。敌只一人,任他有三头六臂,也难敌我强弓劲射。”
那这个人来干什么送死么贾诩这个念头还没转完,就见那船上红光一亮,那射手竟将一支火箭搭于弓上。
贾诩的眼睛瞪得几乎与嘴巴一样大这距离最少有六七十丈啊,哪有人的弓能射那么远这弓力至少得六石以上,在他印象中,天下至强的西凉军里,也只有一个吕温侯能有此强射之能。
噗一点火光升空,划过一道长长弧线,飞越数十丈,稳稳落在船帆上
这一刻,所有人脸色都变了,帆布本是易燃之物,这一遇上火
蓬船帆开始燃烧,而火箭接二连三抛射而来,每一箭都精准射中船帆不同位置这么大而明显的目标,即便在六七十丈外,只有臂力足够,就算是普通射手,也不会失手。
这一下,方才还自信满满的锐士队率,除了张口结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们哪有能射六七十丈远的强弓手更何况还是逆风射
火势越来越大,船帆桅杆烧得嘎吱做响,船上一片混乱,棹卒、船工全像热锅上的蚂蚁,四下奔突取水灭火,连锐士、僮仆都慌作一团加入进去。不少人被掉落的火帆引燃,须发衣衫皆窜火苗,惨叫连声,满地打滚,周围同伴俱遭池鱼之殃,最后拖曳着长长的哀号坠河
船已不能行驶,甚至在急流中倾斜打横,若不及时靠岸,随着有倾覆的危险。
水火相煎,生死两难。短短一刻不到,方才还谈笑风生的一船人,竟已陷入如此绝境。
偏生在这当口,还有东西来凑热闹,随着一声长唳,苍鹰振翼,从熊熊燃烧的桅帆尖顶一掠而过,火焰似是为长翼带出的风势所激,陡然窜高三尺。
贾诩突然奋力推开以身环护的僮仆,仰天长叹:“原来如此,昆勃图鲁贪狼神射”旋即面色一整,双袖一合,向随波飘至的三、四十丈外连舟之上那卓然而立的重甲射手长揖一礼,朗声道,“马君神技,贾诩拜服。不告借取舟楫,实为诩之过也,今原物奉还。”
马悍长笑:“可惜已面目全非,损毁之物,贾文和,你要如何补偿”
贾诩这个时候居然还能笑得出来:“悉听尊便。”
这两个前一刻还是针锋相对的对手,这一刻,却相对放声大笑。
在这大河之上,狭路相逢,贾诩纵有千般智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如同烈日之下的冰雪,消融无踪。以力破局,莫过如是。
贾诩笑声爽朗,内心却苦涩,怎都没想到,一向算无遗策的他,竟然连番失算,最后更将自己都折了进去贾诩打死都想不到,他之所败,非战之罪。
只因这个世上,有一根手指,叫金手指;有一条手臂,叫机械臂。
第二百四十二章风陵策论
感谢大盟、头疼也不行、ufgw、安西的门徒1支持,都是熟悉的id啊
世事无常,悲喜起落,昨日还是辽东渤海军六十余卒被围投降,今日便变成西凉军四十余锐士被迫缴械。甚至就连一代毒士贾诩,都阴沟里翻船这次是真正翻船了。
但马悍并未视之为阶下囚,而待之以座上宾。
黄昏时分,船泊于华阴郊外东北的一个渡口,这个渡口此时还籍籍无名,但在后世,却是鼎鼎大名这就是著名的风陵渡。
马悍留下一队狼骑巡逻,楼船士则于船上守卫,而船工们则连夜加班加点,将备用船帆、桅缆,重新安置,同时给桅杆重新打磨上漆、缠绕加固。
马悍率贾诩、徐晃、乌追及百余狼骑、徐晃的卫队、贾诩的僮仆及投降的西凉锐士,则宿于渡口十里外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当然不可能容纳得下如此多的人马。在里魁村长的安排下,马悍与贾诩及一队狼骑、僮仆入住村庄,其余人马,在村外搭建营帐。
徐晃治军严谨,即便只在野外暂宿一夜,也绝不大意,率领自己的扈从与马悍拨给他的西凉锐士队,勘察地形,安营扎寨,挖壕设栅,布置障碍,一丝不苟。而乌追则率狼骑撒出十里,巡逻哨探,形成外围警戒线。二将一内一外。一静一动,互相配合居然相当合拍。
在里魁让出的小院里,马悍召见了陈行。
马悍并未对投降者加以惩处,在那样的情况下,除了战死,就只有投降一途,马悍不会以后世党人的标准来苛责古人。而且再怎么样,他也得给贾诩面子不是。不过,不惩处并不代表不嘉奖,在此次事件中。有一人表现颇为优异,就连贾诩也为之点赞。
鹰眼军曹陈行陈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