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虽然我等是没有希望了,但今年正明堂兄他们几个,定然是大有希望。我等好生用功,也许这三四年之内也有机会呢。”
“此后只怕谁要是不用功读书,便要彻底成为家族的弃子了。不过更值得高兴的是,墨香居居然会交由我陆家掌持。乖乖,我刚才看到箱子里的书,就觉得如果早用墨香居的书作课本,我如今早就科考中举了。”
三五人兴奋地闲聊,却不知道声音早就让其他桌上的客人都听到了。
能来这酒楼消遣时光的,自然也不少文人雅士。先前听闻国子学名额的事情,大都不过是淡然一笑。不过是捷径罢了,不值得羡慕。但是当这几个陆家子说起墨香居,顿时让这些人大吃一惊。
什么墨香居居然把生意交给了陆家,那岂不是说,墨香居是真的要在苏州开分号了。
则还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墨香居的书籍这几年一直是江南炙手可热的东西,从长安运来,不仅价格翻了一番,而且数量还有限。如果这几个小子说的是真的,那么江南的读书人就有福了。
有几个文士立刻忍不住走上前来,匆匆告罪,打断了几人的谈话,很是仔细地询问道:“几位小哥,方才你们所说的墨香居,可是长安城中售卖书籍的那个”
陆家几个少年原本被人打断了话头还有些不快,扭头一看,来人居然是吴县县学的夫子。虽然陆家出个陆德明,相当了不得,可是正因为如此,陆家子弟在外言行便受到了相当大的辖制。
起身匆忙一拜,齐声说道:“当不得夫子告罪。方才我等所言,确实是长安城中的墨香居。”
“那不知让陆家掌持墨香居是怎么回事”这夫子继续追问道。
“想来夫子也知道,诚国公乃是墨香居的创办之人。而这位正好又是我家故去的大祖父的关门弟子。昨日这位贵人来到陆家,告知要在吴县创立墨香居分号,正是由我陆家代为操持。”
反正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不如痛痛快快说出来。
而那夫子听了这个消息,顿时大吃一惊:“什么,居然就在吴县你说的么可是真的”
知道现在,这位县学的夫子都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以为在苏州州城创立分号,不想这位居然直接放在了吴县。
“我等哪里敢欺瞒夫子。如果夫子不信,尽管静候三个月。三月之后,便见分晓。”几个陆家子弟略带些得意,孰不知这位夫子压根就没有注意他们的神色。而是喃喃自语:“居然是真的,居然是真的。”
而在一边支棱着耳朵旁听的食客,不少人在陆家子弟再三确认消息无误之后,也顾不得继续吃饭,很是匆忙地往酒楼外头走去。
这个消息委实太过震撼了,如果不能第一时间与自己相熟的朋友分享,简直愧对多年来一起出入秦楼楚馆的友谊啊。
就这样,在所有人激动地口口相传之下,不过是短短三四天,整个苏州士林都知道墨香居要在吴县创建分号的消息。同时,那位传说中大名鼎鼎的诚国公,此时也身在苏州。
苏州士林,疯狂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一封书信动大德
江南富庶。虽然如今依然未曾成为天下粮仓,但是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前些年兴盛起来的海水晒盐,如今江南家家户户日子都不算差。加上前朝皇帝对于江南的看重,以至于此地文风昌盛。
或许看不到随便一个樵夫便能吟诗作赋,但你要走在官道上,总能够听到周围有性质忽然的唱和。
这番景象,在长安也是少见。
但这里就有。
苏州不是江南的中心所在,但依旧不差。以是天下文坛,依然有几分重量。
在一般人看来,江南文士大都残留着一些魏晋遗风。行事或有乖张,但处事绝对重礼。
但近日的苏州士林,却一改多少年来的印象,半点也不重仪表,从四面八方向吴县汇聚而来。
墨香居要开分号的消息最先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而且这分号的地址,还就是在吴中。最为重要的是,传说中那位慧眼识英才,还创办了墨香居的诚国公罗彦,此时就在吴县。
陆敦义今天的心情很是复杂。
此时在陆府正堂中,在一干家族子弟的注视中,这位从前宠辱不惊的主事,慌乱地来来回回踱步。
“怎么办,这已经是三天来第一百多封名帖了。诚国公还是拒绝回见任何人,也不让别人透露他的位置。这可怎么办才好啊。这样下去,江南士林的人都得让咱们得罪清了。”
虽说将来掌管墨香居分号,能够让他们陆家地位上升好大一截,但现在他们还得罪不起这么多人。
先前被罗彦点名过的陆正明,此时也一脸苦笑。
这位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国公爷,到底想玩什么游戏。连续几天,一直呆在陆德明的坟前,更是让人重新搭了一座草棚。陆正明怎么觉得,他有给陆德明守孝的意思。
不是说,这位先前在长安已经守孝一年了么。
如果让罗彦知道陆正明心中所想,那他一定会对陆正明更为看好。没错,他正是要在陆德明坟前守孝。当然了,这次可不会有三年那么久。行程匆匆,罗彦拿出来三个月,专门在此。
原本陆敦义想咬着牙关硬挺一段时间的。可是接下来一份拜帖,却逼着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定。
杨说。在北方或许这位压根不出名。可是在南方士林,这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无他,此人乃是真正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家世显赫,乃是西蜀杨子云的后人。才华横溢,当年杨广都嫉妒其文采,暗中要找茬置他死地。年高德劭,这些年资助过的士子不计其数。
有种种光环在身,偏生这位还很低调。自从被杨广暗害,从此便隐居不出。不想今日居然亲自前来。
说起份量,前头上百份名帖,都不如这一份拜帖重。
难道真的要将这位老先生拒之门外别说陆敦义不能,他也不敢。真要这么干了,江南士林绝对能够一人一口吐沫将他们陆家上下悉数淹死。
咬咬牙,陆敦义终于做出了决定。先前都是他派家族小辈找罗彦询问,这回他得亲自出马了。
当他一路隐匿行迹到达陆德明的坟茔之处,只听得草棚中传来阵阵读书的声音。陆敦义虽然不曾出仕为官,但毕竟家学渊源,也知道罗彦读的是什么。
让他惊讶的是,不想罗彦居然会这般流利标准的雅言,将一本礼记读得人只想静静听下去。
奈何事情着实有些紧急,陆敦义也没有那个耐心继续往下听了。走到草棚前,在罗彦视线所及之处,默默等候着。
待一篇古之教者念完,罗彦这才看着陆敦义说道:“二兄为何今日亲自前来,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情”
听到罗彦的询问,陆敦义有些苦涩。自己一家子在那里着急上火,这位真正的主角反而在这里逍遥自在,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苦涩归苦涩,该说的事情还是得说。
“进之,你是不知道啊。今日来了位大人物,想要见你一面。别的人我倒是可以替你拒绝,但是这位我实在拿不定主意,只能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