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6(2 / 2)

和刘昶家一样,国子学今日也在吏部门前派去了大量的学生。这样一来,张榜的结果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

明经科的结果让整个国子学为之一震。孙谦那是国子学表现相当普通的一个学生,入国子学两年,每次月考的成绩都在中游。平素诸多士子一起探讨经义,也不见他有什么出人之处。

但是,就这样的,居然成了明经科的榜首。除了归功于罗彦,还能够有什么好理由就这一个例子足够让国子学先前弃罗彦而去的学生捶胸顿足。

更何况罗彦的学生将明经科过半的名额给拿走,单纯后悔已经不足以表达这些士子们的心情。

但是这还没有完啊,进士科的榜单一出来,原本没有报考明经科的学生也被打击了。这回罗彦的学生确实没有把榜单的一半给占了,可是也差不离了。

罗彦的那五十个学生,报考进士科的也才十九个。想想人家十九个人里头出来八个把名额占了,留下十二个让数千人去争夺。这是怎样的一种卧槽。

姚思廉此时已经乐坏了。

两榜榜首都是国子学的。就算是国子学再也没有一个人中举,这都足够让他给朝堂一个交待了。何况,这五十人里头最少也有十个是国子学的。

而罗彦那里,更是给他大大的长脸。

乖乖,就他姚思廉自己上,都没有这个能耐教出这么多中举的人。

两个月的压力一扫而空,姚思廉此时对着那些个夫子,很是得意地笑着。

被震撼的不仅仅是刘昶和国子学。

长安士林此时早已哑口无言。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好的借口再去对罗彦教书的本事横加指责。几个老儒都干不过,再来几个,难道就能够讨得了好

仅有的节操也只能够让他们在这个时候不再见风使舵。

而此时的太极宫中,李世民却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论刘昶和罗彦怎样争斗,到最后,得到好处的其实还是李世民。国子学和汉太学的擂台,李世民早就知道了。先前将姚思廉叫来,询问的成分更多一些。

早在吏部将两科的试卷都拿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谁教出来的了。

其实李世民一开始只是想让两方打个平手。但是明经科的试卷罗彦的学生确实答的不错,即便是李世民可以寻求平衡,也不忍因为这点原因就把人才往外推。

原本还想着在进士科这边找点平衡。谁知道罗彦这小子的学生依旧不客气,直接将八个名额揽在手里。

李世民真正纠结的是进士科排名次的时候。

其实方志忠和宋世宇两人的策论,压根就不分伯仲。甚至在操作性上,方志忠的反而更加容易施行。之所以到最后让方志忠委屈地到了第二,也是李世民出于平衡的心理。

两榜的榜首都让罗彦的学生给占了,将来罗彦这小子岂不是要上天了。不论怎么说,不能让罗彦骄傲,也得给那些个老儒们一点面子。不过,李世民自然也不会让方志忠吃亏就是了。能够让他记住的下层官吏,将来还不是官路顺畅。

看着坐在绣墩上的杜如晦等人,李世民很是开心地说道:“罗彦这厮,不想一下子教出这么多人才来。先前朕还担心他吃亏,将姚祭酒唤来问过。”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提起这个,笑了笑,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依微臣看来,如今我等要关心的,不是那两榜中举的士子。而是罗彦教授出来,落榜的那几个。”

房玄龄一听,登时点头道:“杜相所言极是。此次进士科的试卷中,有二十份非常特别的试卷。内中所言无不针砭时弊,更是能够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虽然有十一份方案还有些稚嫩,所以没有被选中,但是假以时日,定然也是刺史之材。”

“二十份,据我所知,罗彦教授的学生有十九人,还有那进士科榜首的宋世宇,正好二十人。莫非”李世民似乎知道了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错,正是罗彦教授的十九人。”房玄龄很是肯定地点点头。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对房玄龄嘱咐道:“将这未曾中举的十一人留下,一概充入国子学,让罗彦亲自教授。嗯,给他们从八品下的待遇。”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手笔,但是李世民这样做,在大唐也属于首次。但是这样也正好告诉天下士子,朝堂求贤若渴的态度。李世民确实打的一手好算盘。

吩咐完这件事情,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罗彦培育贤才有功,不可不赏,你们说说,朕应该怎么赏赐于他”

这可是把杜如晦他们给难住了。国子学教授学生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前虽然也有些赏赐,但不过就是几匹绢的事情。可是教授出近半的举子,你要朝堂怎么赏赐

长孙无忌很是无奈地站出来说道:“陛下,往常赏赐,皆有前例可循。可是如今罗彦做的事情也委实有些太过奇特,这个赏赐我等不好定论。陛下还是自行定夺吧。”

得,最终皮球还是踢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问这句显然是多此一举了。赏赐什么,赏赐多少,还不是要他说话。

“嗯,既然如此,那就给罗彦手下那五十个学生各赏绢帛三匹。至于罗彦,有这样的本事,要是不给他点特殊的待遇,那也显得我太过小气了。嗯,今年两榜的前三都差点让他的学生给占了,就让他做个国子博士好了。一个助教,也委实有些寒酸。”

李世民喃喃自语,却不知道这些大臣们一个个跟见了鬼似的。

这罗彦也太那个啥了吧,升官跟玩似的,大半年就换一茬。

第三百八十二章琼林宴震撼长安

罗彦被提举为国子博士一事,在士林中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八一中文网

实在之前科考的结果该给人的震撼太大了,以至于对于这种半年升官的事情,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倒是国子学对此表示异常欢庆,毕竟此次科考国子学乃是最大的赢家,两榜榜都出自国子学。五十人中更是有十数位出自国子学。这在大唐立国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作为主角的罗彦,对于升官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心里头压抑了整整数月的憋屈,这会儿终于化为一丝喜悦。从此之后,自己终于能够在士林站住脚,而不是凭借6德明的余荫。青出于蓝,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不论国子学的欢庆,还是罗彦的喜悦,都比不上即将到来的琼林宴。

就在放榜之后的第二日,李世民有感今科士子建言有功,因此下旨,五日后休沐之时,在太极宫琼林殿宴请今科进士。届时会有吏部官员作陪,同时会邀请长安士林的知名儒生参与。消息一出,便让士林振奋。这正是李世民越来越重视士林的信息啊,要是能够被李世民邀请,只怕不日就能够被吏部征召。这可是入仕的绝佳机会。

诏书甫一出现,礼部就在次日遍请帖。

让人们越感兴趣的是,这次刘

最新小说: 男配 科学种花,玄学致富 穿书后我攻了主角攻 无限修罗场 拯救美强惨男主[快穿] 龙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经纪人 分手后我靠综艺爆红娱乐圈 玄学大佬回到豪门之后 潮热夏雨 误以为和乖戾元帅在一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