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人深以为是。
走在大街上的莺儿此时正欢呼雀跃。不过,并不是因为他们正在往东市走。而是她亲眼看着罗彦戏弄王远,感觉好玩。好玩,而且貌似罗彦还赢了,所以莺儿就更加开心了。
“喂,罗彦,你刚才写的那是什么”莺儿虽然也被陆夫子教导着读书,但是草书毕竟没有学过,因此罗彦写在墙上的东西她是一个也没有认出来。这会儿自然是化身为好奇宝宝,想听罗彦亲自给他讲一遍。
罗彦就给他背了一遍自己“写”的诗和序。
不过,罗彦不开心的是“喂,罗彦,你再说一遍,我刚才没记住。”没办法,继续念一遍。走了一段路,刚刚还在说东市小吃的莺儿又问:“喂,罗彦,你那首诗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你跟我说说。”
无厘头的转折让罗彦刚谈到吃而涌上来的嘴馋瞬间消失。
只好再好好讲一遍。恩,为了保证呆会不问,罗彦准备好好讲两遍。
长安城在白天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东市和西市。
时值四月底,各地的水域都比较通畅,从南方运过来的茶叶、陶瓷、丝绸,从波斯运过来的香料、宝石,从突厥运过来的宝马、皮货,这些在东市都有专门的地方进行交易。还有诸如笔行、酒肆、肉行等等。
至于街上的人,,形形色色也各有特点。有直接坐在地上弹琵琶的、有摆个桌子卖字的、有算命的,也有从波斯等地来的胡人小心翼翼走路的。
这会儿莺儿茶足饭饱,自然是好奇地看着东市上的一切事物。
罗彦的好奇心并不亚于莺儿。他自己其实也没有来过东市。
当然,逛街么,自然就有购物的。在东市罗彦意外地发现了从苏州一点运过来的宣纸,当然比起后世的宣纸质量还是太差了,不过纸张洁白如玉,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最好的宣纸了。
硬黄纸毕竟有涂过蜡,所以手感并不是很好。现在有了宣纸,罗彦自然想用更好一点的。
当下就付了钱让店家送到陆府。
莺儿的眼睛自打到了东市就没有闲过,但是什么东西都是看一眼,看上的再去摸一下,摸完以后立马闪人。
对于莺儿这样的做法罗彦也是笑的不行,小姑娘还是年纪太小。这要是长大一些,上街之后哪会这样,直接血拼就是了。
逛着逛着,忽然又有“长乐坊”“醉仙楼”这样的字眼蹦到罗彦的耳朵里。
刚开始罗彦还没在意,只是旁边的莺儿又戏谑罗彦:“喂,罗彦,你又出名了。”罗彦只是笑笑,出名,这本来就是今天出门的目的,不出名能行么。
可是后来事情越发奇怪了,不停有擦肩而过的人说着“醉仙楼”的字眼,然后向着醉仙楼的方向跑过去。
罗彦这会儿感觉事情不对,这人们爱凑热闹,可以理解。但是不就一首诗么,至于这么跑过去亲自看。
拉住一个人,罗彦问道:“兄台,不知你们说醉仙楼,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人被拉住,当下一急:“醉仙楼要被人拆了,你们放开我,不要拦我凑热闹。”然后甩来罗彦的手,急忙跑走。
事关自己刚才吃过饭的地方,罗彦自然不好再继续逛下去。刚要问莺儿的意思,结果小丫头先来一句:“罗彦,快走,咱们去醉仙楼看热闹。”罗彦一扶额,还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啊。
被小丫头拉着,反正东市距离长乐坊也就隔着三个坊,无需为了速度再去找辆车。
两人很快就到了醉仙楼的门口。不过,此时门口已经里三圈外三圈挤满了人。
罗彦和莺儿挤不进去,只好听着前边早来的人说话。
“这秦王府还真是大手笔,为了一幅字直接把人家墙都拆了。”
“你懂什么。前些时候,秦王府的人就出百两银子买一幅字,结果被人家给拒绝了。能出得起百两银子,拆一堵墙算什么。”
“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那个拒绝百两银子的人,就是今天写这幅字的人。”
“真的”
“比真金还真。这个人好像叫罗什么,哦,对了,叫罗彦。前些时候一副百福图闹得长安满城风雨。”
“嘿嘿。你们只听说了这点么。据说啊,今天罗彦写这幅字,是因为吃饭的时候有人说秦王水淹刘黑闼部有失仁义,所以才提笔的。你想啊,有了这层关系,秦王府的人能不心切么。”
显然这个人知道的内幕更多一些。
“哎,你们知道么这次秦王府砸了二百两银子,就买了醉仙楼这一堵墙。好像这是秦王妃亲自下的命令。”
“没看见醉仙楼的掌柜这会儿在门口笑的,那老脸,都快笑出花来了。”
“那当然,二百两银子,都够他挣半年了。给我我也笑啊。”
莺儿听了这些人的对话,开心地眼睛都眯了起来。晃一下罗彦的胳膊:“哎,罗彦,他们在说你啊。”
“恩,怎么了”罗彦对此倒是不关心,他这会儿只在乎渐渐涨起来的声望值。
“他们说的是你啊。”莺儿又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对啊,我知道说的是我。”罗彦不知道莺儿小丫头的开心,还是草草回答。
这次莺儿生气了,狠狠拧了罗彦一把,然后转身走了。被这突如其来的痛从声望值增长带来的喜悦中惊醒,罗彦看着前边莺儿的背影,赶紧追上去。
第四十一章长安城里的大争论
回到陆府的莺儿,脸上瞬间没有了刚才生气的样子。进了陆府大门,直接一路小跑,就跑到陆德明的书房里去了。
“阿爷阿爷,今天罗彦出名了。”小姑娘一副兴奋异常的样子,推开门就不住嘴地喊道。那高兴的心情,完全不复刚才一脸不爽罗彦的模样。
陆德明放下手中的书,摸摸胡子,笑着对这个还在不停叫喊的孙女问:“哦,那你说说罗彦是怎么个出名法”对于莺儿刚才的冒失,是一点也没有介意。
“阿爷,你不知道,罗彦在人家酒楼墙上写了一首诗。结果被秦王府的人连墙都搬走了。据说,花了整整二百两银子呢。”莺儿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