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一样,在美国,公立中小学校同样实行就近入学政策。
但是,不一样的是,美国没有户口制度,因此入学只看你的实际居住地。
换句话说,你可以租房而不用买房。
唯一麻烦的,可能是顶级公立学校会出现超额申请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抽签或者排队。
当然,有的学区会优先录取长期居住者。
但是无论是哪样,都和拉德利这所私立学校不沾边。
所以,顾安实在无法理解,苏阿姨为什么要在这里买房。
-
苏瑶笑意盈盈地对着顾安说道:
“没事的,我们知道拉德利的招生情况。”
苏瑶的回答,倒是让顾安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当即意识到,是自己想当然了。
“苏阿姨,对不起,是我想岔了。”
主要是爷爷奶奶为自己买学区房这件事,给顾安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即便是现在,也不时会有人托小姑问他,是否要出售那几套学区房。
-
苏瑶摇摇头,笑着说道:
“没关系,阿姨知道你是好心提醒。”
“我们在这里买房,其实也是我们的教育规划师建议的。”
顾安眨眨眼:“教育规划师?”
见顾安不明白,苏瑶便解释起来什么是教育规划师。
-
首先,美国大学和国内大学录取学生的方式并不一样。
在国内:高考-分数是王道。
而在美国:学生申请-学校偏好很重要。
这种偏好不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把握住这些顶尖大学的录取偏好,从而让孩子提前做好准备,难度极大。
因此,就出现了教育规划师(llege Adissions sultant)这种职业。
他们专门帮助家长做孩子的教育规划,最大化进入滕校或者其他顶尖大学的机会。
这种规划甚至从孩子托儿所、幼儿园就开始。
1、学术方面:制定课程选择策略、课外活动路径,确保学生保持高GpA。
(grade pot average 平均学分绩点:各科成绩的加权平均。)
2、偏好方面:推荐竞赛、规划科研、领导项目。
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中途休学去创业,不管成功与否,都是加分项。
3、特招机会规划:体育、艺术特长。
很多黑人学生走的,就是体育特招读大学这条路子。
听了这些,顾安也是没想到申请大学会那么复杂、麻烦。
莫名地,他都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大学该怎么办了。
不过,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顾安好奇问道:
“苏阿姨,你们的教育规划师为什么要建议你们搬到这里来?”
苏瑶看了看四周,特意用中文回道:“这就叫迂回战术。”
顾安眨眨眼,不是很明白。
苏瑶笑着解释:“其实就是想从这边打探点消息,要是能得到有力的推荐信就更好了。”
事实上,顾安他们现在所在的社区位于拉德利和圣玛丽之间。
这个社区的居民,大多数和拉德利、圣玛丽这两所学校有关,有职工、有学生家长。
换句话说,要么是内部人员,要么非富即贵,人脉资源丰富。
苏瑶继续解释:
“以后上了拉德利,在这附近有房子也方便不是,即便没成,也可以再出手,不会亏的。”
这么一说,顾安倒是理解了。
这时候,他想起了自己最开始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