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一(经文文本为主)
根据士师记第八章24至27节,基甸如何制造以弗得?这一行为导致什么后果?
思考题二(开放式思考为主)
基甸从蒙召的“至微者”(士6:15)到制造以弗得的堕落领袖(士8:27),这一转变对理解人性与神圣呼召的关系有何启示?
思考题一(经文文本为主)
根据《士师记》第八章24至27节的记载,基甸在战胜米甸人后,做出了一系列对以色列民族信仰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的举动。当时,基甸看着战场上的战利品,心中生出一个特别的想法,他向以色列众人提议:“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而巧的是,仇敌米甸人有佩戴金耳环的习俗,以色列人历经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获得胜利,此刻对基甸的要求自然是欣然应允。众人齐心协力,很快便把金耳环收集起来,基甸接过这些金饰,仔细称量后,发现这些金耳环的重量竟达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 。这还并非全部,除了金耳环,战利品中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精致的耳坠、华丽的紫色衣服,甚至连骆驼项上的金链子也被搜罗其中。
基甸将这些珍贵的金子集中起来,命人精心打造出一个以弗得。以弗得在旧约的宗教体系中,本是祭司在执行圣职时所穿戴的圣衣,具有极其神圣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与神之间的特殊联系以及神的荣耀与权威。然而,基甸却把这一承载神圣意义的物件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建立个人影响力。打造完成后,他将这个以弗得安置在自己的本城俄弗拉。
基甸的这一行为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引发了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此后,以色列众人仿佛受到一种莫名力量的驱使,纷纷前往俄弗拉。他们不再是去敬拜独一真神耶和华,而是围绕着基甸制造的这个以弗得顶礼膜拜,完全把它当作了偶像。这种偶像崇拜行为,如同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蔓延开来。对基甸全家而言,这成为了一个难以逃脱的陷阱。他们原本因为基甸蒙神呼召拯救以色列而荣耀加身,如今却因这偶像崇拜陷入到信仰的堕落和神的审判威胁之中。更为严重的是,整个以色列民族也因此再次偏离了对独一真神耶和华的纯正敬拜,陷入属灵的黑暗与混乱。曾经在神的带领下,以色列人经历诸多神迹奇事,从埃及为奴之地被拯救出来,在旷野中蒙神供应,可如今却因基甸这一错误行为,重新陷入背离神的深渊,实在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