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港城依然能感受到滚滚热浪,维多利亚港的夜风裹着咸湿的海腥味扑面而来,苏语凝站在半岛酒店的落地窗前,望着对岸中环璀璨的霓虹。
八零年代的港城如同一颗镶嵌在南海的明珠,高楼大厦间穿梭的双层巴士与叮叮车交织成流动的光带。
她指尖抚过旗袍上的云纹盘扣,深紫色缎面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这是临行前顾清淮托人送来的礼物,说是港城商会最看重衣饰得体。
“苏同志,李会长的车到了。”司机老陈轻轻叩门,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黑色轿车缓缓停靠在酒店门前,李会长亲自下车为她拉开车门。这位年过六旬的商会领袖穿着考究的唐装,银发梳得一丝不苟,腕间的沉香手串泛着温润的光。
“苏同志年轻有为,顾同志果然没看错人。”
李会长示意司机开往会展中心,沿途指点着窗外掠过的电子工厂招牌,“这是日本三洋的厂房,那边是荷兰飞利浦的研发中心……苏同志的电子厂若能落户深城产业园,将来大有可为。”
苏语凝攥紧手包里按的中英文企划书,这是临行前顾清淮交给她的。
玻璃窗映出她精心修饰的妆容,哪怕在港城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她也是人群中最为焦点的存在。
会展中心的鎏金大门前早已人头攒动。李会长刚一露面,几位金发碧眼的商人便迎上来寒暄。
苏语凝听见流利的英语间夹杂着“pcb电路板”“集成电路”等术语,悄悄将掌心沁出的汗抹在旗袍侧缝。
“这位是从深城来的苏语凝女士。”李会长用英文介绍时,特意加重了“深城产业园”几个字。
穿藏蓝西装的德国男人眼睛一亮,掏出烫金名片:“我是西门子亚洲区采购总监汉斯,听说苏同志的工厂能定制特殊规格的电容?”
苏语凝接过名片,用并不熟练的英文说道:“我们有深城大学的技术顾问,已经在做研发了,不久后就会有结果。”
深城产业园的厂区是政府已经规划好的一片产业园,里面做的都是电子产业。
在来港城之前,苏语凝通过顾清淮联系上了胡教授那边,决定将电子厂放在深城产业园。等这次港城交流会结束,她就去产业园那边确定正式的合同。
汉斯惊讶地挑起眉毛,周围几位商人顿时围拢过来。苏语凝趁机展开企划书,胡教授团队既往的研发成果在灯光下流转着幽蓝光泽。
“这位胡先生对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改进很有创意。”日本厂商的代表推了推眼镜,“不过大陆工厂的品控……”
未尽之言化作意味深长的笑。
“这是我们的质检流程。”苏语凝翻开文件,流水线照片旁密密麻麻的德文标注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睛。
人群中忽然传来骚动,梳油头的香港本地厂商挤到前排:“大陆妹懂什么电子?怕是连示波器都不会用!”
粤语夹着英文的嘲讽引得哄笑四起。
苏语凝指尖掐进掌心,前世她找陆长青要钱时被他当众羞辱的记忆如潮水翻涌。她忽然瞥见展台旁的电视正播放《上海滩》,许文强在枪林雨中傲然挺立的画面划过脑海。
“胡教授实验室的设备在全国都是最顶尖的,包括现在整个港城都没有团队都比得过胡教授。”她瞥了一眼刚才说话的港商:“这样的团队,不知道是否能满足这位同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