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1.28
自从李洁和丁晓回家后,小美就不想再烧炕了。一是每天生火太麻烦,二是她在家时就不喜欢睡热炕。天气最冷的那几天,她把棉被铺在褥子上,睡觉时穿着棉衣,盖上自己的大棉袄,再加上丁晓的被子。白天取暖时,她就用炕下的小火炉。小美觉得小火炉挺好,平时还能在上面烧水做饭,方便多了。为了避免屋内有煤烟味,马舒阳还没回家之前,小美让他帮忙在烟囱上开了个小孔通风。为了安全起见,宁可家里冷点也没关系。她还向张队长要了些旧报纸,瘸着一只脚,把窗户都糊了起来,这样晚上不用拉那个看着不顺眼的旧窗帘,感觉暖和多了。白天阳光充足,屋里也不显得暗。想晒太阳的话,打开门就行了。半上午或中午的时候,穿着棉衣棉裤也不觉得冷,还能通风。晚上虽然挺冷,但她不敢整晚烧炉子,所以睡前就不加煤了。每天看书看到很晚,在炉子熄灭之前才去睡觉。第二天早上再重新生火,反正有小信使帮忙生火,她一点都不操心。
这个小信使叫牛娃,是知青点后面一家村民的孩子,在村小学上二年级,经常跑到知青点来玩。寒假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来。小美平时要是想买东西或者寄信取信,就交给牛娃去办。这小家伙愿意帮忙,主要是因为每天都能吃到糖果和零食。不然大冷天的,他愿意跑腿,他爸妈也不愿意。有时候她还会给牛娃一些小费,所以牛娃特别愿意帮小美姐姐的忙。他一天总要跑两三趟,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这样一来,她在乡下的生活过得还算方便。
因为讨厌生炉子,小美每天出五分钱让牛娃一大早就来帮她生火。要是让小美的母亲知道了,肯定得挨训,五分钱都能买一把水萝卜了。但小美不在乎,她有的是钱。每个月八元的生活费几乎没怎么花过。就算回家,车票家里也会给报销。而且,父亲临走前给了她十元钱,还有二姐年前寄来的二十六元钱,她也算“有钱人”了。
尽管牛娃在知青们中很受欢迎,但大家对他父母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这对夫妻不仅为人刻薄吝啬,而且做事毫无道德底线。去年小美回家时,由于知青点没人看守,她把认为重要的物品都装进了一个小木箱,暂时寄存在牛娃家里。然而,当她从家里回来,去牛娃家取箱子时,却发现原本满满当当的箱子里只剩下一双球鞋和几件衣物,其他东西全都不见了。这让小美感到既震惊又愤怒。她原本挺信任牛娃一家,没想到他们竟然会做出这种事。
考试回来的丁晓听说小美的“不幸遭遇”后,拍了拍她的肩头,安慰道:
“你还以为牛娃爸妈和牛娃一样善良朴实呢。别生气了,生气也没用,你就当那些东西是捐出去做善事了吧。这对夫妻实在是不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