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八月末的应天府,秋意已有些许浓重,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消散,应天府的城门便已大开。
朱元璋身着玄色龙袍,端坐在御辇之上,身后跟着一众身着绯袍紫袍的官员,他们神情各异,或带着欣喜的期待,或藏着难以言说的心思,静静地等候在城外。
远处,蓝玉的大军如一条黑色的长龙,缓缓朝着城门靠近,马蹄声由远及近,似是闷雷在大地之上滚动。
蓝玉骑在那匹高大的骏马上,他身形挺拔,虽历经征战略显疲惫,但眼神中依旧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傲然。
大军在距离朱元璋仪丈之外停下,蓝玉翻身下马,大步朝着朱元璋走来,他身后的一众将领也纷纷跟随,单膝跪地。
\"末将蓝玉,率大军凯旋而归,拜见陛下!\"蓝玉的声音洪亮,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
朱元璋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一抹看似温和的笑容:\"蓝将军辛苦了!此次捕鱼儿海之战,你大破北元,扬我大明国威,实乃我朝的大功臣!\"
蓝玉抬起头,眼中满是自豪:\"陛下,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英勇无畏,末将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
这时,一旁的礼部尚书出列,高声说道:\"陛下,为庆贺蓝将军凯旋,已在宫中备下盛宴,还请陛下与诸位将士一同入宫。\"
朱元璋微微颔首,众人起身,朝着宫中走去。一路上,官员们纷纷向蓝玉道贺,蓝玉一一回应,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到了宫中的大殿,盛宴已然摆开,丝竹之声响起,宫女们穿梭其中,呈上一道道佳肴美食。
蓝玉坐在朱元璋下方的首位,他端起酒杯,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臣敬陛下一杯,愿我大明江山永固,国祚绵长!\"
朱元璋笑着举起酒杯,与他对饮,然而,在这笑容背后,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深知蓝玉虽然战功赫赫,但近来愈发居功自傲。
此次班师回朝,蓝玉在军中的威望更是达到了顶峰,这让朱元璋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酒过三巡,蓝玉已有了几分醉意,他拍着桌子,大声讲述着战场上的种种英勇事迹,丝毫不顾在场众人的目光。
有些官员面露尴尬之色,偷偷看向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下来,但蓝玉却浑然不觉。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不悦,他自然知道蓝玉的意思,这是为将士们请功要封赏,随即他说道:“蓝小子,咱自会论功行赏。\"
此时,殿中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一些与蓝玉不和的官员趁机在一旁暗暗摇头,心中暗自盘算着什么。
朱元璋深深看了蓝玉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蓝小子,今日且尽情饮酒作乐。\"
蓝玉虽面露尴尬,只好坐下继续喝酒。可他却没意识到,自己今日的种种表现,已经在朱元璋心中埋下了一颗不安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日后将会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暴。
应天府的皇宫里,烛火摇曳,蓝玉刚参加完庆功宴,就被急匆匆召进了朱元璋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