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内外人群骚动,整个气氛骤然紧绷。
先前还自信满满的文人学士,此刻个个面色发急。
手中攥着的诗稿被捏得皱皱巴巴,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几个本打算临场发挥的才子,更是喉咙发干,张了张嘴,竟念不出半句成文的句子。
六皇子林宗看着这一幕,嘴角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心里早盘算得清楚,这文会既是他主办,就该剔掉那些滥竽充数的货色。
至于那些只靠提前备稿、临时讨巧的文人?他也根本瞧不上。
他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能临场写出绝世之作的,才配称得上是良驹。
要是今日真有震撼文坛的佳作问世……
想到这儿,林宗眼底闪过一丝期待。
皇叔若高兴了,太上皇御赐的那件银龙软甲,说不定就是他的了。
岳阳楼内,气氛肃然。
大多数圣院学士和书院大儒并未下场,他们端坐雅阁,目光淡然。
今日前来,本就不是为了争锋,而是要看看——这京城,可还有能入他们眼的年轻翘楚?
七大才子齐聚,但他们默契地保持沉默,像是在等待某人先出手。
终于,圣子李东洋的目光微微一转,投向了其中一人。
那人神色沉稳,微微点头,随即起身。
“是小诗圣杜丕!”
“听闻他诗才仅次于圣子状元杨指宁,竟是他先出手?”
“快!快拿来纸笔记下!”
岳阳楼内外瞬间沸腾,无数人伸长脖子,目光灼灼。
杜丕负手而立,蓝色儒衫随风轻扬,神色自信而从容。
他拱手环视一圈,朗声道:
“今日登楼,在下八步之内,必成新诗!”
全场轰然!
“八步成诗?!杜兄竟已能做到这一步?”
“天纵诗才!今日必出佳作!”
“快!别眨眼!”
楼阁雅间里,数位闺秀攥紧了手中罗帕,眸中异彩连连。
杜丕一步踏出。
众人屏息。
第二步。
岳阳楼落针可闻。
第三步。
不少人情不自禁张开了嘴,只等他开口。
然而直到第四步——
却始终无人等到那句诗。
场下渐渐有人坐不住了。
“八步走了一半,竟还一字未出?”
“杜兄莫不是在……硬撑?”
杜丕依旧面色不改,当第五步落定时,他骤然开口——
“北国冰封雪飘飘,万里银海卷鹅毛。”
“登上山峰俯首望,银装素裹更妖娆……”
吟诵刚落,一道白龙般的天地才气猛然从虚空聚拢,盘旋岳阳楼上空,然后骤然灌入杜丕眉心!
儒衫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