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别人会用的东西如果随身携带那么十几个,现在又何必烦恼
他慨然摇头,将无谓的情绪赶出脑海,扭转身欲行向不远处的另一个房间。
按照日记文字里的叙述,那应该是基地里所有人临死之前所呆的房间,除了尸体,里面应该是什么东西也没有的。
他只是单纯的想去拜祭一下,在拾掇这些东西之前研究所那些可亲可敬的英灵们应该知道,他们的努力与等待没有白费。
这个时候,沐母已经小心翼翼观察完了房间环境,确定不存在机关陷阱之后,来到了桌边。
随手拿起另一张放置的很明显的数据卡塞进读卡器里,她啧啧称奇:“我见识过的遗迹也算不少了,像这地方这么整齐这么有条理的还是第一次呢”
说完这句话,卡片里的内容已经在读卡器上显现出来:“贝贝鲁塔粒子屏蔽可行性分析”
沐母结结巴巴的诵读,令得杨帆第一时间转回了身来。
贝鲁塔粒子屏蔽可行性分析,没错,的确是这样一篇论文。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跟随罗教授进行毕业论文的习惯似乎还没从杨帆的身体里面彻底消除,以至于听到那几个字,就条件发射的窜了过来。
可这样的分析报告,对现在的自己会有什么用呢将论文抢在手里,杨帆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由苦笑起来。
无意识的翻动着这篇研究所同仁的论文,他们对于贝鲁塔粒子的了解,似乎还不如罗教授所组织的科考队呢,尤其是在贝鲁塔粒子促进生物进化的方面。
什么东西都能作假,实验数据做不了假,看实验记录就知道,他们的研究跟罗教授相比,差了两三年的潜心研究,至少他们都从来没有意识过,逆反基因存在可能。
只不过,虽然对贝鲁塔粒子在生物学方面的影响没有罗教授走的远,在传统物理学的领域,他们却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让杨帆渐渐抛弃了鄙视,越来越认真的翻看起来。
而这,也正是这篇报告精华所在如何屏蔽贝鲁塔粒子
根据以往的研究,贝鲁塔粒子可以轻而易举的穿越地球,无论高温真空还是其他各种介质,都无法阻挡它的传播。
不过在罗教授的科考队里,所有成员就都知道,地球上某些地方,是存在贝鲁塔粒子无法穿越的区域的,可能因为某些矿石,也可能因为其它一些存在。
反正是一种人类未知的东西,因为所有可能的介质都已经有人试过了
但是这个研究所里的研究员,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觉得,深埋于地壳当中的阻断点实在很难确定位置,就算是确定了,也很有可能根本挖不出来,所以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另一样东西上。
一种诞生了地球上所有生命,并将整个世界联结起来,形成了风云雷电,产生了冰尘雨露,维系人类生命的最重要物质水。
他们觉得,假如真的有那么一种东西,可以隔绝贝鲁塔粒子的穿射的话,假如这种东西,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的话,那么在海水当中,一定会有它的存在,哪怕只是一点点
然后,他们在大洋里进行了一些测试,还真证明了他们的推测。
海水里的确含有这种能阻断贝鲁塔粒子穿射的物质,只不过含量很少,非常的少。
这么说吧,就算有贝鲁塔粒子从海平面直射进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里,粒子的总体损失也不过在一成左右。
一成,这根本不足以改变什么。
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尚且如此,其他只会更浅的海域就更不要说了。
但是不要忘了,这里说的只是直射。
事实上,贝鲁塔粒子笔直穿越地壳的几率很小很小,还有更多时候,它们是倾斜着穿过大洋的。
假如角度合适,不要说海水深达万米,就算深只有一厘米,如果范围够广,也是能穿出完全屏蔽的效果来的。
所以,杨帆当初按照大辐射的爆发强度,结合地球的大小形状,所进行的辐射强度分析基本上是错的,或者说,是不确切的
更加接近真实的数据在这篇论文最后的部分,按照时间,也就是大辐射爆发之后那段日子里所写下的。
基地里的研究员按照杨帆的思路,根据这种新的观点、他们所监测到的数据以及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重新推演了这场大辐射的全过程。
根据他们测算,这场爆发的总体强度,还在杨帆与罗教授所估计的数倍之上,只是由于大洋的屏蔽效果,北半球的强度远远不如预期。
而且,也并非如杨罗二人所预计的那样,越往南半球辐射越强,越往北半球辐射越弱。
事实上,除了南极洲因为正对辐射源的关系,上面的生命产生了数以亿计乃至十亿计的辐射进化之外,南半球的很多地方辐射强度还在北半球之下。
因为地球表面弯曲,海水呈球形分布,因为南半球大部分为海洋包裹的关系。
所以论文的最后部分,研究者们根据他们推算出的结果,给出了一个可能没受辐射影响的幸存区域图。
这张图包括了十几个大大小小有人生存的都市,零落的散布南非、南美、澳洲、华国东部区域某些个地方。
它们的唯一共同特征就是,与南极湮灭反应堆用绝对的直线连接起来,线上被海水浸过的距离绝对够长够远。
根据研究员们推算,大辐射爆发的时候,这些地方的生物应该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就算有,也极细微达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又岂止是生物,这些地方的机械该也是完好的,因为背景辐射达不到消除程式的强度
如果有备用能源的话,那么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地方简直应该跟往常一模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差别。
只不过看完这些个结论杨帆就知道,那大抵是这些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他们从开始就算漏了一件事辐射热。
湮灭反应堆的爆发融化了南极洲相当大的一片冰川,导致海平面上升了百余米,而研究员所给出的这些城市,大多数都濒临大海,辐射的刹那他们可能没事。
但是继辐射而来的水位上涨,以及由水位上涨引发的地壳压力变化继而导致的火山地震海啸运动,就不是这些地方的人能够避过的了。
或许研究员们并非是漏算,他们只是不想那么算,只是一厢情愿的希望,人类能够更多的保存一点火种下来,让他们临死之前的努力不会枯费吧
不管他们的算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其实到今天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如果是在八百年前,有人看到了他们的推断,或许能藉此找到残余人类的组织,避免盲目搜索的辛劳与危机。